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守好绿水青山 ,生态旅游正迎来光明前景
来源:https://m.voc.com.cn/wxhn/article/202111/202111021431543439.html | 作者:来源文旅中国 | 发布时间: 2022-04-06 | 678 次浏览 | 分享到: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发表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介绍,中国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提出并实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重要举措,不断强化就地与迁地保护,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在此基础上,中国生态环境大大改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游人逐渐改变在景点扎堆游览的出游方式,转而追求健康和自然,而各地生态公园、地质公园的保护建设也为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条件。在生态文化和在地文化的加持下,新时期中国生态旅游正迎来更光明的前景和更广阔的天地。

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

突出生态优先 助推文旅高质量发展

苏 锐 文/图

游客在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参观

深秋时节的黄河三角洲湿地,从高处俯瞰,蓝黄交汇处是黄河入海的地方。驱车行走在笔直宽敞的公路上,两旁的万亩芦花迎风招展,让人心旷神怡……过去几年,黄河三角洲所处的山东省东营市深入开展“湿地城市建设”3年行动计划,实施湿地修复保护和水系连通工程,城市内湿地星罗棋布,休闲绿道串联生态公园、街头游园连接居住小区,形成了“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的城市特色,生态环境已成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自然底色。

在东营,总面积15.3万公顷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成千上万只东方白鹳、黑嘴鸥等珍稀鸟类在此繁衍生息,370种600万只鸟类将这里当作家。这两年,东营市以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为抓手,加大生态保护和湿地修复力度,使黄河口国家公园成为全国正式启动创建的第一家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

为向游客更系统地介绍黄河口的鸟类品种,提升景区的研学价值,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修建了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馆内不仅通过图文展览的形式,展出了黄河口常见的鸟类,还通过数字体验等形式,让游客能够进一步感受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博物馆讲解员成梦飞介绍,该博物馆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鸟类主题博物馆,2018年至今,馆内年均接待观众超70万。河北、河南、江苏等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奔波几百公里,就是为了观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美景。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许明德介绍,立足于国家公园建设,当地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等8处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优化,确定了黄河口国家公园的范围。根据国家公园建设要求,编制了黄河口国家公园设立方案及本底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符合性认定报告、社会影响评估报告“一方案三报告”及《黄河口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完善黄河口国家公园机构设置方案和管理办法,启动创建全国第一家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通过国家公园建设,实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