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守好绿水青山 ,生态旅游正迎来光明前景
来源:https://m.voc.com.cn/wxhn/article/202111/202111021431543439.html | 作者:来源文旅中国 | 发布时间: 2022-04-06 | 679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6年,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成为广西首家国家湿地公园。近年来,为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公园先后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及海岸带保护修复建设项目7个,新种植红树林33亩,修复红树林生态面积1000多亩;同时清退区内虾塘及残留堤围80亩,建设红树群落演替示范区65亩,新建红树林围栏1200多米,使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

2018年起,北海市委、市政府投入25亿元,启动了建设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冯家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北海北排公司负责人张庆习介绍,该工程按照“治污、生态、为民”的目标要求,实施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恢复、海绵城市、景观工程等八大子项目,改善了冯家江流域生态环境和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北海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明显提升。“有4万多只鸟儿在湿地公园越冬,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其中包括全球性濒危鸟类勺嘴鹬。”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监测部工作人员梁元泉介绍。

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红树林面积约3000亩的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已成北海滨海旅游的网红打卡点。这里是北海市“生态立市”的窗口,也是创新“旅游+生态+文化”模式的缩影,年均接待游客量40万人次以上。

长长的木栈道连缀起连片的红树林,游客可沿着栈道一边走一边观景拍照。远处,一群白鹭自水面上飞过;近处,俯首便能看到招潮蟹、弹涂鱼等小动物可爱的身影。景区内观光木栈桥、背景音乐系统、观景平台、沿路观景休息、疍家民俗园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备,还建有科普展板,有专业的讲解人员讲解红树林生态科普知识,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

“红树林并不是红色的树,是因为它的体内有一种叫单宁酸的物质,裸露在空气中会氧化成红褐色,人们便称这种能生长在海里的植物为红树。”在景区的观景平台上,讲解员指着图文并茂的科普展板向一群从东北过来的游客讲解着红树林的特性。“能看到中国鲎、沙虫这些珍稀的生物,说明这里生态真的很棒。”游客梁丹妮说。数据显示,与2017年以前的数据相比,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增加了46种,底栖生物增加了87种,红树植物增加了2种,其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

文化体验也渐成金海湾的一大招牌。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金海湾红树林核心保护区域之外,景区管理方还设计了疍家民俗园和疍家赶海区,让游客有更多的文化体验。其中,“赶海”是景区的一大特色。在该区域,游客可以在退潮时,扮一回疍家人,挖螺、挖沙虫、拉地笼、围箔捕鱼,亲身体验疍家的民俗风情魅力。

福建泰宁水上丹霞:

世界遗产地探寻“生态+文旅”路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