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流域山西段那些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文明古迹|黄河流域生态考察行动(三)
来源:http://py.wenming.cn/wmjj/202009/t20200918_6723608.html | 作者:崔清林 | 发布时间: 2022-04-11 | 870 次浏览 | 分享到:


高城遗址考古挖掘现场。

  二要系统推进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和资源开发。坚持物质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并重的原则,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加快黄河文化遗址保护廊道建设,打造在国内外知名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区,形成纵连濮阳南北、支撑“中华源”文明的黄河文化遗产廊道。加强物质遗产普查,实施黄河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程,围绕古建筑、古村落、古渡口等特质遗产开展系统性调查和认定,编制《黄河文化遗产抢救性调查和保护目录》,理清濮阳黄河文化资源家底。加快西水坡遗址、高城遗址、戚城遗址、史官遗址、台前徐堌堆龙山文化遗址等文物设施建设和展示利用,推动濮阳县古十字街、清丰县古顿丘黄河文化产业园、南乐县元村镇古村落、范县沿黄古村镇、台前县夹河乡、清水河乡古村落基础设施建设或改造提升。实施濮阳博物馆改造升级工程,复建黄河河防指挥部,开辟黄河文化展示馆、黄河悬河文化展示馆和黄河生物物种展示馆,提升整体展陈展示水平。整合黄河堤防、北金堤、古城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和黄河“二级悬河”等自然遗产,争取纳入全省盘子申报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将黄河文化元素纳入城市规划,建设标志性黄河文化景观,打造治黄文化主地标。实施非遗抢救性记录工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建设一批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载体和空间的保护,依托稀有剧种、杂技麦秆画、伏羲历、大洪拳传统武术等文化资源,规划建设戏剧展示馆、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馆,串联东北庄杂技、麦杆剪贴、葫芦烙画、陈氏绢艺、陈氏面塑清丰柳子戏、南乐县目连戏、范县罗卷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水平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创新机制持续办好中国杂技艺术节,打造濮阳黄河名片。举办濮阳(渠村)“黄河鱼汤节”、范县黄河半程马拉松赛、范县荷花暨郑板桥文化节、南乐县仓颉文化节等特色文化体育活动,推动“张姓始祖挥公纪念大会”“仓颉庙会”等节庆活动提档升级、扩大节会影响力。

  三要浓墨重彩做好黄河文化宣传。以“中华源·黄河魂”为主题,实施黄河文化宣传弘扬计划,多渠道、系统性、全方位宣传濮阳黄河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全社会对黄河文化的认知,擦亮濮阳“黄河之魂”品牌。精心组织我市“大河奔腾”“共护母亲河同唱幸福歌”集中采访活动、“中国梦・黄河情”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办好“我的黄河我的家”主题采风活动,制作推出反映濮阳黄河文化的专题片,全媒体传播黄河文化,讲述黄河文明史,展示濮阳黄河文化成就。主动对接文化遗产研究机构、保护协会以及各类合作组织,谋划濮阳黄河文化展览,联合黄河沿线城市举办黄河精品文物展览,策划组织各类黄河文化主题宣教活动。统筹利用周边历史遗存、黄河堤防和纪念馆、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体验活动,推动黄河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积极探索黄河流域文物活化利用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强传播平台建设,推出具有推广示范价值的文物遗产保护、黄河文化解读展示项目。加强黄河主题文化文艺作品创作,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沿黄地区进行专题采风开展“写黄河、说黄河、画黄河、唱黄河、拍黄河”等系列文艺创作活动,开展黄河生态文化影像名片创作行动,推出一批黄河题材文艺和出版精品。依托杂技、戏剧等资源,推出具有黄河文化特点,体现地域文化的原创文化旅游演出剧目,扶持品牌实景演艺剧目、歌舞剧目,形成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艺演出品牌,以高水准的黄河艺术精品奉献人民,用生动的形式讲好濮阳多彩“黄河故事”。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