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YOUR ARRIVAL!
在中华民族的形成演化过程中,汉字一直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距今7800至4800年的大地湾文化就出现了文字最早的雏形,在公元前5000至公元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就有文字、绘画等多种考古发现,至于在龙山文化早期的陶罐上发现的朱书可以肯定是文字。这些黄河流域内的古文明遗址,充分阐释了汉字至少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招贤纳士促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学术思想大融合。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可以列出名字的思想流派有189家,有4324篇著作。他们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老子、孔子、孟子等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都生活在这个时代,成为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组成部分。
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的文学作品和典籍都出自黄河沿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经·商颂·玄鸟》描述了黄河流域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祖国锦绣河山的壮美画面;“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当年李太白用震古烁今的磅礴气势书写下黄河的狂放与豪纵;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记录了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城市面貌和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呈现了公元12世纪黄河两岸的繁华盛景;80多年前在延安窑洞里唱响的《黄河大合唱》,更是谱写了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辉煌篇章。
孕育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在文明起源时期,河流的作用往往是决定性的。只有依托大江大河的早期文明才有可能获得在历史时空意义上的重大影响。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进程中,黄河始终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5000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就已经形成了东亚地区最大的农业区,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夏商周三代在这里开始锻造“中华”这一强大的人类文明符号;而后千年的汉唐盛世使这里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中心。黄河文明也成为世界河流文明的一个基本模式。
中华民族的演化史是一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史。“善淤、善决、善徙”是黄河天性,从周定王二十七年(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决口1593次,改道26次,成为不折不扣的“忧患之河”。共工氏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大禹则“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使得河水安流;西汉的贾让看到河水狂流,力陈“贾让三策”;东汉的王景因势利导治河理念迎来了黄河第二个安澜期;明人万恭、潘季驯提出的“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改变了黄河“忽东忽西,靡有定向”的局面。“束水攻沙”的治河思想精辟地揭示出黄河水沙运动的相互关系,启迪了现代泥沙科学的发展。
·合作电话:15809657998 (刘兴国)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文昌镇蔡桥新村26号楼12号营业房
·版权所有:宁夏凡客杰瑞影视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宁夏凡客杰瑞影视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范围
·企业、事业单位微电影、宣传片、专题片;
·影视广告、抖音短视频拍摄制作;
·大型活动现场直播服务;
·动画动漫制作;
·影视策划服务;
·大型活动策划执行;
·各大媒体平台广告投放服务;
(网易、新浪、腾讯等);
·会议会展跟拍记录服务;
·广告、宣传册设计、制作、印刷服务。
黄河文化数字平台
宁夏凡客杰瑞影视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