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文化,中华文化的“根魂梦”
来源:人民周刊网 | 作者:武凤珠 | 发布时间: 2022-08-17 | 991 次浏览 | 分享到:

记者:在新时代增强黄河流域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有赖于黄河文化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您认为,在当代,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黄河文化应当怎样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原同遥:首先,依托文化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理念创新和模式创新,寻找公共属性与市场开发的平衡点,实现精神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的协同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文化和旅游业的活性综合带动能力,打造黄河文化系列层级的知识产权,提升黄河文旅创新性和能动性。

其次,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将旅游、民俗、艺术等特色文旅资源融入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中,将其打造成文脉水脉通达的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拓展发展领域和发展方式,在发展中推进与农业及乡村振兴的融合,推进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产业创新的融合,推进与精神溯源和国民教育的融合,推进与文体旅和康养的融合等。

记者:在您看来,我们应当如何通过文旅融合发展保护并彰显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文化“走出去”,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原同遥:黄河文化发展史是一部民族文化交融交流的历史。中华文明要与世界文明相向而行,相互学习、借鉴,让世界了解中国,更好地输出中华文化、显示文化自信,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今天,我们要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应有立足本国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付出努力的积极态度和行动。准确把握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将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精髓提炼出来,并找到最好的对话方式,至为关键。

一是系统性挖掘黄河文化精神内涵,通过举办具有黄河文化特色的溯源祈福、丰收节庆等活动,建设好黄河石林、壶口瀑布、鹊华海门等项目,构建黄河文化品牌体系,丰富黄河文化旅游供给,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创新;倡导科学、开放、文明、和谐、生态的生活方式,培育推出千里走黄河、大美黄河、走近黄河等品牌项目。

二是推进黄河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分类成立黄河文化智库,建立黄河文化艺术研究发展中心,系统性挖掘黄河文化精神内涵,打造黄河文化艺术创新品牌项目,提升文艺创作团队能力,形成黄河文化品牌价值体系,将黄河建设成为“世界文化艺术之河”;培育黄河文化艺术精品,鼓励支持“黄河艺术家”“走出去”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提升黄河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是构建现代化旅游产业体系。充分利用文化和旅游业的综合带动能力,推动黄河流域第三产业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打造望河驿(站)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效能,为文旅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四是构建世界级黄河文化和旅游目的地系统,使中外游客在黄河文旅产业发展中找到新的旅游兴奋点,以此带动其他领域发展,助推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弘扬重要承载区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