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如何通过旅游助推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 | 作者:史瑞应 | 发布时间: 2021-03-21 | 214 次浏览 | 分享到:

2. 建立旅游试点

按行政区划管理带来的积弊,阻碍黄河流域区域协作发展格局的形成,旅游恰逢其时地为重塑发展大格局开辟新思路。黄河旅游协作机制基础薄弱,应秉承“易处着手,先行示范”的理念,依托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等领域的已有基础,先建立合作试点,再扩展到缺乏合作基础的领域,由易到难递进式推进黄河旅游文化带建设。

旅游试点的建立应着重培育业务层面的协作能力。例如:以“好客山东”旅游系列产品和”郑汴洛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基础,建设旅游产品与服务合作试点,推广“鲁豫大环游”,通过跨区域资源共享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与合作能力;鼓励推进“鲁豫旅游”一导通、一票通、一卡通等,推进无障碍旅游合作,在旅游试点实现“站站相通、景景互联”,为推进黄河旅游文化带其他领域的合作树立标杆。

(二)创新引领,驱动内需消费大动脉

1. 创新发展理念

黄河旅游的发展要依托广阔的内需市场,全方位驱动内生需求,创新黄河旅游发展理念对扩大消费拉动内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坚持以“双+”思想和“三个转化”为引领,讲好黄河故事。落实“旅游+”理念,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融合、催化和集成作用。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农业、健康”等融合类旅游产品,通过丰富业态和扩大产品供给拉动消费需求。落实“+旅游”理念,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通过延长旅游产业链,培育衍生旅游产品拓展潜在消费市场。充分发挥黄河流域的文化资源禀赋优势,做好“三个转化”——将文物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将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将旅游产品转化为旅游品牌,努力讲好黄河风光故事、文化故事、遗产故事,依托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打造品牌效应,开发全新内需增量市场,驱动消费内循环。

2. 创新市场主体

创新旅游市场主体对于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旅游消费需求有着重要影响。应鼓励发展会展旅游集团、景观房地产企业、旅游装备制造业等新兴市场主体。可以通过产业间合作促进旅游与房地产、旅游与工业的融合发展,进而丰富商务旅游、会展旅游和工业旅游产品市场。鼓励培育乡村旅馆、黄河民宿、农场餐厅等特色旅游市场主体,此类市场主体是旅游资本市场多元化的产物。该类市场主体的兴起在增强黄河旅游产品特色化、地域化,避免旅游产品同质化方面作用较大。大力培育线上旅游平台的发展,该类市场主体是在网络科技与旅游融合背景下产生的,其发育使得旅游营销进入线上化的全新时代。线上平台在旅游营销时一改传统旅游营销模式时效性差、覆盖面窄、展示性弱的缺点,依托视频、图片、评论“三管齐下”的新型营销形式将旅游产品生动形象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在满足多样化旅游消费需求的同时,扩大营销受众范围。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