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大合唱》背后的故事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 作者: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 发布时间: 2023-05-25 | 146 次浏览 | 分享到:

《黄河大合唱》这首红歌背后的故事发生在1938年秋冬,张光年(诗人光未然)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


在欣赏到中国雄奇的山川,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之后,他创作出朗诵诗《黄河吟》,并在除夕联欢会上朗诵此作。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


张光年仅用5天时间在春节前就创作完成了四百多行的《黄河大合唱》全部诗句,冼星海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两人共同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


《黄河大合唱》这首红歌的意义。


《黄河大合唱》讲述了在党的领导下,抗日将士和民众苦中作乐的游击战争,赞美了英勇智慧的游击队战士,讴歌了中国抗战军民百万雄师的英姿,歌唱了中华民族的雄伟气魄,憧憬了新中国的破晓,并向全世界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吹响战斗的号角。


这些情景经过音乐的表现和渲染,变成一幅幅真实而流光溢彩的画面,整个乐章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黄河大合唱》堪称一部无比壮丽的史诗,它一路陪伴着中华民族经历过艰苦卓绝的解放战争,战胜了帝国主义,激励着我们为建设更加繁荣强大的祖国而奋斗。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