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我们需要了解生生不息的黄河文化(三)
来源:永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作者:永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时间: 2023-05-25 | 95 次浏览 | 分享到:

长期以来,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在黄河流域立国建都,西安、洛阳、开封等历史文化古都均在黄河流域。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一直遥遥领先。被世人称道的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

在这里,勤劳勇敢的先人创造了绚丽灿烂的中华文化。《易经》《尚书》《论语》《道德经》等一部又一部国学经典诞生在黄河流域,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人文典籍。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以孔子编定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为起点,此后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等文学艺术,如黄河之水源远流长。黄河不仅是一条波澜壮阔的自然之河,也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河流。她哺育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与象征,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与象征。《汉书·沟洫志》曰:“中国川原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历史上,黄河一直被誉为“百川之首”“四渎之宗”,是中国的圣河,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符号。正是黄河,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民族性格,黄河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黄河宁,天下平”是历史上每一个朝代人们的共同心愿,治理黄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黄河治理开发的历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的缩影。从历史上讲,黄河是促成了大一统中国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从远古时期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开始,历朝历代治理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文化。一部中华民族的治河史,就是中华民族的奋斗史、智慧史。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赋予黄河丰富的文化内涵,黄河对于中华民族具有重要的文化地标意义。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黄河已不是一条一般意义上的自然河流,而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符号,是维系中华文化脉络的主干,是中华民族心理认知的最基本参照坐标,是炎黄子孙的心灵之河、文化之河。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