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
来源:黄河口晚刊 | 作者:黄河口晚刊 | 发布时间: 2023-05-31 | 412 次浏览 | 分享到: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从自然环境来看,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总是和它产生的地域相结合的。黄河流域的文化与其地质、地貌以及自然地理的特点密切相关,由于黄河流域北侧是难以逾越的戈壁沙滩、西(南)边是险恶丛生的高原峻岭、东边是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海,这种地理环境对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形成一种隔绝机制,使黄河文化独立发展成一种内向的、超稳定的文化,这是从大的地理环境来讲;具体到黄河本身的特点来说,黄河对于黄河文化的影响就更为深刻与显著,它像大地母亲般孕育了黄河文化。从地理空间上看,黄河的多次改道使得黄河文化的生存空间超越了单纯的地理空间,并在与周边的楚湘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文化体系的交往中不断壮大,形成同中有异、刚柔相济、自强不息的文化品格。

文化在历史中产生,要想了解黄河文化,不可避免地就要对历史追本溯源。黄河虽然作为一种自然存在,但百万年来,依偎着这条大河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流域文明,它们像散落的棋子,始终在黄河文化这副瑰丽多姿的棋盘上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先民早期最主要的活动地域,也是中国早期文化形态的主要诞生地。在旧石器时期,出现了山西西侯度猿人、陕西蓝田猿人、大荔猿人、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的活动。到新石器时代,在黄河流域形成了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裴李岗文化、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这些局域文化是黄河文化发展伊始的主要形态,也是中华文明的起点。

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黄河流域先后兴起了夏、商、周文化;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王朝大一统时代,黄河流域经历了秦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等多元并立和多元一体的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了黄河文化完整的文化体系。在随后历经千年的王朝发展过程中,黄河文化作为一种主体文化不断吸收北方游牧文化,并向江淮流域和珠江流域持续进行文化输出,融合其他地域文化,最终形成了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中华文明。

纵观历史,黄河像一条纽带,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串联起华夏大地上不同民族和文化。尧、舜、禹、夏、商、周、汉、唐、宋、元、明、清无一不是在黄河水系辐射的扇面上化入化出、兴衰枯荣。

在唐宋以前,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黄河流域以其先进的农业经济为基础,用自身先进的深厚内涵和强大的传统习俗力量,对各个少数民族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同化力。在唐宋以后,尽管经济重心南移,但黄河流域也一直居于王朝统治的核心地位。在面临长江流域强大经济优势和北方游牧文化在政治作用下持续输入的双重背景下,黄河文化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将其自身融入一个更大范围的中华文明之中,并通过文化交流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地域文化,引领着华夏文明的发展,积累和传承了丰富的中华民族集体记忆。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