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YOUR ARRIVAL!
前 言
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当天下午,他来到黄河入海口码头、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察看黄河河道水情和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今日特推送安作璋教授和其学生王克奇教授的一篇文章,以飨读者。
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中,黄河文化是最有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化。尽管新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是多元的,黄河流域并非中华古代文明的唯一摇篮;而且事实也表明,自唐中期之后,黄河流域逐渐失却了其在经济上的领先地位。但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多元发展中,黄河文化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却是不可否认的。正如尼罗河之于古埃及,两河之于古巴比伦,印度河、恒河之于古印度,黄河是中华古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在中国古代文明的长期发展中,黄河文化不仅以其高度发达的文明长期居于多元文化的领导地位,成为当时多元文化的凝聚中心和中华古文明当之无愧的代表,并且不断地给予周围的多元文化以深刻的影响,最终以自己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文化整体——中华文明。
一
黄河文化,或称“黄土文化”,概指产生发展于黄河流域的一种地域性文化。黄河文化存在的空间,可包括黄河流域的全部地区,即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区。从自然条件看,这一地区正处于中纬度,属于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又由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及其冲积作用,形成了肥沃厚重的黄土层;加之大河提供的可资开发利用的水利资源,使黄河流域具有理想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古代中国最发达的农业经济区。这是黄河文化存在的最基本的自然地理条件。但由于黄河流经地区的广阔和地理环境的复杂,先后跨越了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北部草原的河套地区、中下游平原和滨海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必然使黄河文化在这种特殊空间条件下形成为一种内容极其丰富、同中有异的文化系统。从黄河文化存在的时间看,可谓源远流长。但作为一种独具特征的地域文化形态,其产生的时限当在新石器时代,其典型特征随原始农业的产生而形成,我们可以从仰韶文化中看到黄河文化最初的形态。
黄河文化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先秦至秦汉时期,这是黄河文化作为一种主体文化的形成时期。在整个先秦时期,黄河流域各地域文化争奇斗艳,异彩纷呈:如新石器时期上游的马家窑文化、中游的仰韶文化、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以及最后风靡整个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又有夏文化、商文化和周文化相继兴起,至春秋战国秦文化、三晋文化和齐鲁文化并立争雄,最终确立了齐鲁文化在黄河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到秦汉皇朝政治的大一统,经过了长达数千年之久的内部消化整合,黄河文化始融铸为一个统一的文化主体。其主要表现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政治的大一统、汉民族的形成和儒学的正统化。
第二阶段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这是黄河文化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黄河文化以先进的经济文化,不断吸收消化来自北方的游牧文化,并对南方江淮流域和珠江流域文化持续地输出,使黄河文化的影响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了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地域空前辽阔、集众多民族为一体的强盛的唐皇朝。
第三阶段是宋元明清时期,这是黄河文化和其它地域性文化的融合时期。唐中期以后,黄河流域逐渐失去了在经济方面的领先地位,但黄河流域在政治上依然是统治中心之所在,在文化上依然保持着传统的优势,因而在民族文化的融合中依然起着主导作用。只是作为一种原来具有鲜明特征的地域性文化形态,已逐渐丧失了其独立性,最终融入了统一的中华文明之中。
黄河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从其经济特征看,黄河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农业文化。在古代中国的大地上,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经济区域。在北方和西北方广袤的草原上,存在着一种游牧狩猎的经济文化,逐水草而迁徙的流动生活是其主要特征。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则存在着一种稻作农业和渔採文化,稻作和渔採的结合,“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 使其具有“水”文化的特征。而在黄河流域,却存在着一种旱地粟作文化, 丰厚的自然禀赋,给发展农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加之长期的农业实践,使黄河文化成为一种成熟的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黄河文化具有“土”文化的特征,粟和陶则是这种“黄土”文化的典型代表。与草原文化和南方“水”文化相比,黄河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农业文化,在文明发展程度上表现出一种先进性和早熟性。生活在这一文化氛围中的人务实、求安定、强调天人和谐、重视经验传统。农业文化是黄河文化最基本的特征。
其次,从其政治特征看,黄河文化具有一种正统性。农业的定居生活使聚族而居成为一种传统,社会生活中的宗法关系表现得非常典型,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礼乐制度及其理论化的产物即儒学的出现,造成了一种占支配地位的观念形态。这种观念形态随着政治上的不断强化,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正统思想。以这种正统思想为核心的黄河文化始终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所在。这种正统文化强调“华夷之辨”、“以夏变夷”,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优越感和同化力。
大汶口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刻符
第三,从其文化特征看,黄河文化是一种包容性极强的文化系统。黄河文化作为中国古代主体文化,其本身就是综合各种文化而形成的。如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就是综合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的产物,大汶口文化综合了青莲岗文化和东夷土著文化,而仰韶文化则是河南裴李岗文化、河北磁山文化和陕甘大地湾文化结合的结果。进入文明时代,经过夏、商、周三代的因革损益,最终形成了以周文化为核心,以黄河流域为根据地的华夏文化。春秋战国的政治割据,为黄河流域各地域性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秦文化、三晋文化、齐文化、鲁文化各放异彩,其结果是齐鲁文化取得了主导地位。至秦汉,综合各地域性文化的黄河主体文化,既有秦晋文化务实际、重法制的特点,又保持了齐鲁文化富理想、重伦理的特征。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黄河文化又不断吸收了主要来自西方和北方的少数民族文化,如羌、匈奴、揭、氏、鲜卑、乌桓、柔然、高车、突厥、回绝、契丹、女真、蒙古等。又南下与江南的百越、巴蜀、楚文化相结合。这种博大精深的包容性,使之成为中华古代文化当之无愧的代表。
·合作电话:15809657998 (刘兴国)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文昌镇蔡桥新村26号楼12号营业房
·版权所有:宁夏凡客杰瑞影视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宁夏凡客杰瑞影视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范围
·企业、事业单位微电影、宣传片、专题片;
·影视广告、抖音短视频拍摄制作;
·大型活动现场直播服务;
·动画动漫制作;
·影视策划服务;
·大型活动策划执行;
·各大媒体平台广告投放服务;
(网易、新浪、腾讯等);
·会议会展跟拍记录服务;
·广告、宣传册设计、制作、印刷服务。
黄河文化数字平台
宁夏凡客杰瑞影视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