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YOUR ARRIVAL!
二
黄河文化作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文化,由于自身在经济上的先进性和政治上的正统性,使之具有一种自然的文化吸引力和凝聚力,必然对周边的多元文化产生强大的向心作用。周边的少数民族,或出于对先进文化的欣慕,或出于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或出于对正统地位的觊觎,不断向黄河流域作向心运动,其结果是“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这种文化的凝聚力和周边各族的向心运动,最终使黄河流域成为中华古文明的大熔炉,而黄河文化在吸收改造外来文化的同时,自身也不断获得更新改造。纵观历史的发展,黄河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改造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先秦秦汉时期
由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这里很早就成为古代文明的主要发源 地,仰韶文化就是黄河文化最初的萌芽。之后炎帝族、黄帝族、东夷族和三苗族接踵进入这个地区,在彼此的角逐和合作中创造了灿烂的黄河文化。紧接着,夏族、商族和周族先后在这一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不论他们彼此间胜负成败的结局如何,共同的生活环境最终把他们熔铸成一个华夏族,并由此产生了灿烂的华夏文化。华夏文化作为黄河文化的一个早期典型形态,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基干,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春秋之后,随着周王室的衰微,黄河流域周边少数民族乘虚而入,一度出现了“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的局面。在列国兼并争霸中,伴随着文化的冲撞,处于黄河流域的秦、三晋和燕、齐几个大国都各自成为民族融合的中心。经过了数百年的相互影响和吸收,终于使黄河文化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秦汉。
秦朝疆域图
秦的统一,“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匡饬异俗,尽知法式”,为黄河文化的融铸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条件。秦作虽短,对黄河文化的发展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两汉时期,黄河文化主要受到来自北方匈奴文化和西方羌族文化的冲击。尽管一道长城把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和草原的游牧文明隔开,但长城只可能是军事屏障,却不能阻隔两种文化的交流。以军事入侵为主要形式,游牧文化不断对农业文化进行冲击。汉皇朝在军事上的胜利,不仅保卫了农业文明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以战胜者的博大胸怀接纳了这种游牧文化。如养马技术的输入,西北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以及匈奴和羌族的内附等。总之,在先秦秦汉时期,处于上升期的黄河文化,以其伟大的气度,在军事胜利的基础上,以我为主地接纳改造了外来文化。
2、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汉魏以来,黄河流域西境和北境的各族不断内迁,逐渐形成民族杂居的局面。其时,匈奴族居于今山西的西北部及陕西北部,氏、羌入居陕甘内地,羯族群集于上党、太行山一带,鲜卑则广布于整个北部地区。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入居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达870余万口,以至出现了“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的局面。黄河文化面临着冲击与考验。西晋末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八王之乱”后,王权式微,内附各族在原民族旗帜下聚众而起,黄河流域形成了“五胡十六国”的局面。这一时期外在表现为民族的大混战,内里却是多元文化的较量,古代史家所谓“五胡乱华”实际是“胡”文化与“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事实证明: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羯、氏、羌、鲜卑等族先后进入了黄河流域,并且都建立过自己的政权。但曾几何时,都一个一个地消失在胡汉融合的历史大潮之中。这一现象,恰恰说明了黄河文化不可抗拒的融合力。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出现了“普天之下,谁不编户”的全面胡汉融合的局面,民族的分野逐渐为阶级界限所代替,血缘关系为地域关系所代替,黄河文化得到了北魏统治者的承认,重新获得了正统地位。
·合作电话:15809657998 (刘兴国)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文昌镇蔡桥新村26号楼12号营业房
·版权所有:宁夏凡客杰瑞影视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宁夏凡客杰瑞影视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范围
·企业、事业单位微电影、宣传片、专题片;
·影视广告、抖音短视频拍摄制作;
·大型活动现场直播服务;
·动画动漫制作;
·影视策划服务;
·大型活动策划执行;
·各大媒体平台广告投放服务;
(网易、新浪、腾讯等);
·会议会展跟拍记录服务;
·广告、宣传册设计、制作、印刷服务。
黄河文化数字平台
宁夏凡客杰瑞影视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