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三)
来源:中国青少年广播影视网 http://www.vocy.cn/vocy/vocyArticle/5812 | 作者:安作璋 王克奇 | 发布时间: 2023-05-31 | 243 次浏览 | 分享到:



文化交流的一般规律是,较高的文化必然地向较低的文化流动。一种文化,历史愈悠久,文明愈发达,它对周边文化所产生的幅射影响就愈大。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由于它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在客观趋衡律的作用下,势必持续地对周边的多元文化产生一种强大的扩散幅射作用,形成深远的影响。这种扩散幅射,往往借助于民族和宗族的迁徙,自然和政治变动造成的人口的流动、军事上的行动、商业贸易的往来、学术的交流等形式进行。黄河文化的幅射和扩散,对提高整个古代中国的文化水平,加速民族融合,为以后形成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先秦秦汉时期

早在新石器时代,立足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其分布已北到长城河套地区,南至鄂西北地区,表现出强大的影响力。之后,黄河文化持续输出。尧舜之时,“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稣于羽山,以变东夷”。这种传说中的宗族迁徙,反映了黄河文化对四裔最初的扩散情况。以后又有禹会诸侯于会稽,纣用兵于淮夷,太伯奔吴,昭王南征等,皆表现了黄河文化对四周地区的扩散。春秋时期,大国争霸,齐桓公的“尊王攘夷”,晋楚间的争雄战争,以及由于晋楚的扶助而造成的吴越的崛起,无不反映了黄河文化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及至战国,作为文化主要的承担者、传播者的士人们,“朝仕秦,暮事楚”,“北走胡,南走越”,加速了黄河文化的传播。吴起入楚变法,促成了楚国的强盛,从而统一了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魏国北灭中山,将黄河文化扩展至北狄地区;秦兼并西戎,扩地千里,燕国的势力也直达辽东地区。正是这一时期黄河文化的广泛传播,造就了显赫一时的秦汉统一的皇朝。秦朝时期,曾有几次大规模的移民。秦始皇“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 三十四年,藡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戍守五岭者达50万人之多。又遣蒙恬发兵30万北击匈奴,掠取河南地,建44县,徙民实之。此外,秦并中国后,曾从黄河流域向西南迁去一大批工商业者,如原为赵人的蜀卓氏,原为“山东迁虏”后徙居临邓的程郑氏,原为梁人后移居南阳的孔氏,都将黄河流域先进的冶铁技术输入西南的落后地区,他们本人也成为家资钜万的豪富。


黄河故道

进入两汉,汉武帝赫赫的文治武功使黄河文化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他北击匈奴,西通西域,开发西南夷,平定闽、越,并灭朝鲜,其结果造成了一个以黄河文化为主导精神的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盛大皇朝。东汉时,黄河文化加快了对江南地区的渗透。王景任庐江太守,任延任九真太守,卫飒任桂阳太守,皆以推广先进的黄河文化为己任,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文化水平。对北方的少数民族则通过互市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东汉末年,中原士人因战乱的影响大批南下北上,南至越南,北到辽东,都有他们的足迹。他们走到哪里,也就把黄河文化带到哪里。如士燮为交阯太守,“谦虚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邴原“在辽东,一年之中往归原居者数百家,游学之士,教授之声,不绝”。还有逃入乌桓、鲜卑者。鲜卑、乌桓因“中国人多叛归之,教作兵器、恺、楯,颇学文字。故能勒御部众,拟则中国”。总之,在先秦秦汉时期,黄河文化以强有力的发展势头,对四周的多元文化呈现出幅射状的影响,为以后在中华大地上构筑一个统一的文化系统奠定了初基。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