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宝丰香山寺
来源:博雅文化旅游网 | 作者:博雅文化旅游网 | 发布时间: 2023-08-04 | 196 次浏览 | 分享到:
宝丰香山寺
宝丰香山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平顶山香山寺位于中岳嵩山之南约百公里,位于宝丰县闹店镇南,平顶山市新城区北3公里,伏牛山余脉,大香山峰顶,全称香山普门禅寺。

宝丰香山寺


宝丰香山寺

历史上因行政区划归属之变迁,曾称“汝州香山寺”、“宝丰香山寺”,是已知的中国早期佛寺之一,在中国佛教史和观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宗教根文化特征非常突出。

宝丰香山寺


宝丰香山寺


宝丰香山寺

平顶山香山寺建于东汉末期,大约在汉灵帝光和年间,比白马寺晚约百余年,历经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由于地处中原,受朝代更替、兵火战乱的影响,屡毁屡建。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有部分明清所建殿堂,文革时尽遭破坏,僧人被赶走,殿堂被拆毁,如今的香山寺建筑群除千年宝塔和十几通古碑外,都是文革后依靠民间力量和政府支持逐步恢复起来的。

宝丰香山寺


宝丰香山寺

历史上的平顶山香山寺规模宏大。其主要部分依据香山山峰圆润的天然地理形势,一直保持着以塔为中心、四面配以殿堂的曼荼罗式布局形式。整体分布上横跨三座山峰,呈现出以香山为中心,以东西龙山为两翼,前出山脚,包括西院和南院的格局。同时还有很多分布在周围地区的下院。历代香山寺,一般都建有山门、金刚殿、天王殿、韦陀殿、关圣殿、弥勒殿、四面佛殿、观音殿、大雄宝殿、伽蓝殿、祖师殿、六祖殿、地藏殿、广生殿、山神殿、包公殿、藏经殿、法堂、禅堂、客堂、钟楼、方丈以及魁星楼,还包括佛塔、墓塔、经幢等建筑。

宝丰香山寺


宝丰香山寺


宝丰香山寺

据文献记载考证,宋、金、元、明时期香山寺的规模不断扩大,明代时达于鼎盛。宋绍圣四年(1097),朝廷颁旨明确了香山寺四至,总面积大50多平方公里。历代朝廷赏赐的田地累计2万多亩,山林1万多亩。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金世宗次女唐国公主与驸马都尉、上护军广平郡开国侯乌林答天赐,捐资重建香山寺,规模“有倍于初”。据金代古碑记载:“自宋元符以来,住持相因修葺,轮换美孚。”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根据玉峰妙鉴禅师奏请,皇帝颁旨,刻立了《香山寺地界公据》,进一步确定了四至范围,香山寺改称“香山十方大普门禅寺”。明天顺二年(1458),英宗敕赐“香山大普门禅寺”匾额,山与寺日盛。此时,香山寺有下院16处,分布在宝丰、鲁山、郏县、方城、密县,是名符其实的豫西南地区的佛教中心。

宝丰香山寺


宝丰香山寺

清末以后香山寺渐趋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香山寺逐步得到恢复。

宝丰香山寺


宝丰香山寺

大悲观音大士塔是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钦建,为八角九级0式密檐砖塔。塔高33米,造型朴实大方,巍峨雄浑。塔底层为红石垒砌而成,中央供奉千手千眼佛;北壁有壁画一幅,塔下券洞内有《香山大悲菩萨传》碑;二层原供玉佛一尊,现无,三、四层有壁龛数面,其余各层均为素面青砖平砌而成;六、七、八、九层外壁辟拱券门,四层辟壶门。每层用叠涩砖砌塔檐,檐上又砌平座,突出塔壁,由下而上逐层递减,成八棱锥体,结构坚固严谨。每个转角处都有角梁,悬挂风铎,但仅存无几。塔尖有塔刹,刹下为覆盆,中部为宝珠,上有相轮。塔刹精巧玲珑,十分别致。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