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民俗】祭灶节
来源:中国黄河网 | 作者:中国黄河网 | 发布时间: 2023-12-05 | 914 次浏览 | 分享到:

祭灶节是黄河流域传统节日,这一日,又称“小年”或“小岁”,其主要民俗事项是祭送灶神。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数高达万千之多,民间习惯一概敬之。可能是为了简化,易记易行的缘故,把灶神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汉族民间还有“官三、民四、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老百姓在二十四,水上人家在二十五举行祭祀。

 

 

祭灶之俗,源于原始社会人类对火的崇拜。黄河人由对火的崇拜转化为对灶的崇拜,并随着社会发展,深化为祭灶之礼。

 

祭灶是上古礼制的重要内容,属于祭礼,为“五祀”之一。“五祀”相传为华夏族传说时代的英雄人物少昊所创建,“少昊金天氏始崇五祀”。少昊活动于黄河流域,说明祭灶也形成于黄河流域。夏、商、周三代,都承袭了祭灶之礼。

 

 

灶神是谁?由古迄今,众说纷纭。《淮南子》记载:“炎帝于火而死为灶。”《事物原会》记载:“黄帝作灶,死为灶神。”《古周礼说》记载:“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虽然灶神的形象品格众说非一,但对于灶神的职责,早在魏晋时期,就公认是督察人间善恶。

 

 

民间传说,灶神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在《太上感应篇》里,又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司命即指灶神,算为一百天,纪指十二年。在这里,重罪判罚又增加到减寿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时,要用酒肉等食品供祭灶神打点一下,如同供祭其他神灵一样,是为表示敬意,求其高抬贵手,并获得灶神佑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黄河流域祭灶风俗大同小异。在甘肃、宁夏和陕西,盛行以糖饼、猪、羊、雄鸡、果类、酒类、刍豆及草料为祭品,有些地区特重供雄鸡,却是“陈而不杀”。在陕西府谷、礼泉、神木等地,还专选红色雄鸡祭灶。在山东、山西、河南诸省,祭品主要为糖瓜、柿饼、果品、水酒、饺子、面条、黄米糕、饼、豆饼与草料等。

 

131052620.jpg

 

用糖饼、糖瓜等糖制品祭灶神,出于一种原始的模拟巫术手段,以为糖有粘性,灶神多吃糖后,糖会把他的嘴粘住,使其不可胡言乱语,实际上,这是宋代“醉司命”民俗的变种。

 

用豆饼、草料为祭品,是为灶神所乘神马准备的。为笼络灶神,对其乘骑也不敢怠慢,故也要供祭上饲料。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