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文化: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
来源:黄河文化网-陕西省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 | 作者:黄河文化网-陕西省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 | 发布时间: 2023-12-20 | 801 次浏览 | 分享到:



  黄河文化推动着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据基因考古学研究,世界上所有的粟和黍都起源于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大约一万年前黄河流域先民开始栽培粟、黍,距今8000年开始向外传播农作技术,到3500年前向西传播到东欧地区、向南传播到了东南亚地区,这表明从史前开始,黄河流域就已经有与其他地区交流的迹象。从汉代张骞、甘英出使西域起,中华文明与希腊文明在中亚相遇,中国与远至地中海和印度洋的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和民族建立了联系,黄河文化也开始踏上文明交流的旅程。中原地区丝绸、瓷器、典章制度以及医药、天象、宗教等书籍传入西域,西域的小麦、苜蓿、葡萄、乐舞杂技等传入中原。唐宋时期,唐都长安和宋都东京汴梁成为各国文化交流的聚集地,扎根于中原地带的黄河文化也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世界文明,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

  黄河文化塑造着世界文明的中国特色。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符号,是一种国家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命运与共”的家国情怀、“同根同族同源”的民族观念和“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价值理念,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黄河文化还蕴含着我国从古至今治国理政的最高智慧,饱含以民为本、人民至上的理念。传承于黄河流域的《尚书·五子之歌》有云“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中国较早的民本思想启蒙。黄河文化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道家鼻祖老子生于今河南鹿邑,在中原大地上撰写《道德经》,尽显道家精粹,主张“天人合一”,阐释人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黄河流域是我国礼仪与礼制文明产生最早的区域,黄河文化饱含着德治的传统思想理念,影响了仁礼并举、忠孝节义等治国理政思想的产生。

  黄河文化在华夏文明中的地位

  黄河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和核心。华夏文明的主体是黄河文化,黄河文化的中心在中原地区,河南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核心展示区,黄河、中原、河南与华夏文明起源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黄河流域有三千多年居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地位,从旧石器时代起就已经点燃文化火种,形成了远超于其他地区的原始文明,为华夏文明孕育发展奠定基础。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表明,华夏文明的起源有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三大地区,黄河流域是最早的起源地,也在后来的“群星闪耀”文明盛况中居于核心。偃师二里头遗址更表明着华夏文明在距今3800年前后率先在中原地区发展得更为成熟。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具有唯一性和特殊性。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