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用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将黄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
来源:锦绣太原 | 作者:锦绣太原 | 发布时间: 2024-02-19 | 509 次浏览 | 分享到:
除了艺术上的成功,据山西省歌舞剧院院长刘波介绍,《黄河》也是山西省歌舞剧院在完全市场化运作方面的一次大胆尝试。“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刘波说,黄河流经九省区,5464公里景观各有不同,每个地段也都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山西省歌舞剧院几十年间对黄河文化的挖掘,最初便是基于一场关于文化自信的挑战。
今年4月到5月,《黄河》在合肥、泰州、郑州等10个城市共计演出21场,行程万里。如今,《黄河》依然在路上。
专家视点
刘 淼 采访整理
关于黄河题材舞台艺术作品,专家学者如是说——
青年学者谭婧慧:
黄河、黄土地、黄种人,是同一个族谱,同宗同脉,同根同源。黄河主题不仅是现代人破解和跨越精神困境,重建精神家园的载体,也为民族精神的扩充和国家形象的构建提供了空间。对黄河符号的每一次重塑,都是艺术家在黄河主题影响下弘扬黄河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挖掘时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丰富国家形象的深刻写照。
曾经的黄河是咆哮的,如今的黄河是温情的;曾经的黄河为我们筑起民族的屏障,如今的黄河向世界展现着中国形象;曾经的黄河半碗黄沙半碗水,如今黄河所到之处山清水秀;曾经的黄河是哺育中华儿女的母亲河,如今的黄河是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随着时代的发展,文艺工作者应该深掘黄河蕴含的民族精神,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讲好更多的“黄河故事”,创作出更多的艺术精品,让黄河文化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各类艺术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共同谱写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于涛: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印发,可以预见,黄河题材舞台艺术创作将迎来井喷。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黄河流域九省区都有着丰富的黄河文化资源可供挖掘,被这条母亲河所孕育和滋养的人们都形成了与黄河相关的独特的生命经验和情感体验,都有希望这条河生机蓬勃、这片土地富足繁荣的美好期盼,文艺创作特别是舞台艺术创作既要书写关于黄河辉煌厚重的历史,更要表现黄河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塑型;既有写出长久以来黄河所给予的馈赠,我们对它的索取及改造,更要写出未来我们对黄河的反哺和回馈,建立起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的良性有机关联;既要记录黄河的昨天、今天,更要展望黄河的明天,而这个未来是怎样的,需要创作者花些心思和功夫进行深入的学习和领会,要站在为世界发展进行中国探索、提出中国方案、作出中国贡献的高度来理解。创作者特别要避免“蹭热点”式的“营销创作”,也要避免“图解政策”式的“宣传创作”。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