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用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将黄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
来源:锦绣太原 | 作者:锦绣太原 | 发布时间: 2024-02-19 | 506 次浏览 | 分享到: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黄河文化,历史悠久、璨若星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日前,在山东济南召开的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科学分析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对文艺工作者而言,深刻认识黄河文化的弥足珍贵、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意义,用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切实将黄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增强人民家国情怀和精神力量,是时代使命,更是责任担当。
黄河题材舞台艺术作品扫描
黄河文化既包含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包含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民族危亡之际,一首《黄河大合唱》发出全民族抗战图存的怒吼,歌颂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工作者积极发挥文艺引领作用,充分挖掘黄河题材,生动演绎黄河故事,推出不少昂扬向上、多姿多彩、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推动黄河文化广为弘扬、深入人心。
《黄河大合唱》点燃燎原烈焰
▲ 1939年夏,冼星海指挥鲁艺合唱团排练《黄河大合唱》。
说起黄河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就不得不提到《黄河大合唱》。这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最伟大雄壮的合唱作品,从1939年3月在陕北的窑洞唱起,如燎原烽火,转眼间燃遍全中国,在前方抗日战场上,在敌人后方的游击战区,在城市,在乡村,它像一束火把,鼓舞着中华民族浴血奋战;它也是一簇火种,点燃了燎原的漫天烈焰,赶走日本侵略者,重建中华民族美丽的家园。
作品共分为8个乐章,分别描绘了黄河船夫、黄河儿女、黄河水、黄河情、保卫黄河、黄河怒的生动形象和场面。乐曲加入诗朗诵和《满江红》《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素材,结合高亢有力的船夫号子,通过混声合唱、男中音合唱、配乐诗朗诵、男女生二重唱、女高音独唱、齐唱等方式,让整部作品充满雄伟厚重之感。
之后,钢琴协奏曲《黄河》在《黄河大合唱》的基础上,将篇幅进行凝练,将思想内涵予以继承,成为器乐作品中的又一力作。其中,钢琴模仿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不仅充分挖掘了钢琴演奏技巧,还对民族化风格进行了大胆探索。在创作上,《黄河》既完成了艺术形式的创新,又实现了对《黄河大合唱》的经典延续。
“双演结合”展示黄河精神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