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情 黄河魂
来源:山西日报 | 作者:责编:冰雪 | 发布时间: 2024-02-26 | 570 次浏览 | 分享到:

自古以来黄河就是文人墨客抒怀吟咏、挥毫赋彩的对象,黄河题材美术创作源远流长,不同时期都有描绘黄河壮美风景、深厚文化的经典之作流传下来。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孕育了坚实丰厚的黄河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民族品格,也是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焦裕禄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的重要发源地。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家们用妙笔丹青抒写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黄河流域开展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歌颂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展开了黄河流域大规模治理保护的史诗画卷。

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长河大道——黄河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展”以及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在激流中前进——中国美术馆藏黄河题材美术精品展”及学术研讨会等聚焦黄河主题的美术活动分别在京举办。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黄河精神”的概念是逐步形成的,文艺的发展也在表现“黄河精神”的过程中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研究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不仅要做好文艺创作,也要做好理论研究。文艺的繁荣离不开与文艺评论的有效互动。为了更进一步讲好黄河故事、更深一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就要用优秀的、有激情的评论激励新时代的文艺创作。黄河题材的美术创作有哪些特点,黄河如何孕育中国现当代美术的发展,在新时代,如何挖掘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根与魂的深刻内涵,充分彰显“黄河精神”新的时代价值,也成为文艺界关注的重大课题。

展现自强奋进的革命精神

走进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在激流中前进——中国美术馆藏黄河题材美术精品展”,迎面便是经典之作三联油画《黄河大合唱——流亡·奋起·抗争》。中间一幅是冼星海在壶口指挥《黄河大合唱》,左右两幅以抗日战争历史为背景,通过大气势的构图、抒情诗的意境、意象化的造型、写意性的笔触、表现性的色彩、音乐般的节奏,表现中华民族经历的苦难、纷争以及坚强不屈、奔涌向前、奋勇进取的民族精神。

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认为,黄河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整体性象征形象与《黄河大合唱》的问世及其历代传唱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黄河形象从此同长城、长江等艺术形象一道被投寄了不折不扣的中国文化现代性内涵,赋予了“现代世界性视野下的中国性”这一重大象征蕴藉。

杜键的《在激流中前进》以中国化的油画语言来表现船工团结一心、奋勇前进的精神,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杨力舟、王迎春的《黄河在咆哮》用鸟瞰式的视角表现了黄河船夫和惊涛骇浪搏斗的壮观景象,借留白凸显黄河之水奔流激荡的气势,反衬出黄河船夫激流勇进的果敢力量。周韶华的《黄河魂》以气势磅礴、奔腾不息的黄河为背景,刻画了在黄河水边雄立千古的汉代石雕辟邪,精神高迈昂扬、意境博大雄浑。周韶华曾说:“我是把黄河当作人民的化身、民族的灵魂去体现、感受的。在对黄河的考察中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生命力,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坚毅、勇敢、痛苦、牺牲和创造历史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力图从历史的纵深、丰富的生活中开启时代精神,展示中国水墨画新的时代风范。”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