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两会国是厅 | 全国人大代表司富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论坛网 | 作者:司富春 | 发布时间: 2024-03-08 | 466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者: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中医药大学省重点实验室和省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 司富春

  黄河流域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还是重要的能源基地、生活物资集聚库和经济地带。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快完善,沿黄九省(区)在生态保护与修复、水沙调控、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污染治理、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体制机制完善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然而由于黄河流域生态本底脆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科技创新发展薄弱等原因,沿黄各省(区)生态保护和发展质量差异较大,在战略落实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全流域各省区高效协同治理体系不完备,协调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治理方式横纵分散、条块分割,在生态保护治理上“谋一域”居多,“谋全局”不够;地方政府参与横向补偿机制的内生动力不足。二是黄河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生态本底尚未摸清摸深摸透,难以有效支撑全局科学决策和各省区精准施策。三是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偏低,部分省区保护和发展矛盾未能有效解决,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发展缓慢,新兴产业研究布局不足。四是黄河流域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相对分散,尚未形成强大科技合力,难以集中攻关啃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硬骨头”。五是黄河文化系统开发保护机制不健全。现有区域式、分段式、单元式的文化保护模式造成各自为政、分散经营和同质竞争等问题。

  综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中医药大学省重点实验室和省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司富春就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以多方联动为核心推进黄河流域协同治理

  一是加强黄河上中下游省市之间的对口合作。研究建立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相对发达省市与中上游欠发达省市建立对口合作机制,通过市场化合作促进要素合理流动、资源共享、园区共建、产业协作,形成沿黄九省(区)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发展布局。二是构建“国家—区域—省—市”多层级纵向联动、多组织横向协同的治理格局,形成政府与社会多元共治网络和治理合力,加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从“片段化、切块式”向“协同式、整体性”转变,有效提升治理效能。三是创新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根据流域保护治理成本投入、改善收益、保障发展权、体现生态绩效等研究制定惠及多方利益的黄河流域跨省区横向补偿标准;通过资金补贴、生态环境权益交易、技术援助等方式建立以社会和市场为辅助的多元化补偿机制,增强协同治理内生动力。

  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基础性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