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文化分为河岸文化和流域文化
来源:陕西新闻网 | 作者:李为涵 | 发布时间: 2020-06-22 | 546 次浏览 | 分享到:

水生万物,文化也因水而生成。人类文化有两大形态,一是蓝色文化,二是黄色文化。蓝色文化是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海洋文化,黄色文化是以东方文化为主体的内陆文化。海洋文化主要生成于临海区域、适合贸易的地区,而内陆文化主要生成于黄土平原、适宜农耕的地区。考察文化发展史可以发现,无论是蓝色文化还是黄色文化,几乎所有发展潜能巨大的原生文化,都生成于水域丰富、适宜人居的水孕地区,水成为滋养文化最为基本的生态要素。这说明良好的水土资源是文化生成与发展的前决条件,内陆文化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东方版图的水系支撑,因此内陆文化尽管依托于黄土平原,但其本质也是一种水生态文化。

以内陆为主体的黄色文化可以细分为山水文化和江河文化,这两种水文化的形态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文化特质。例如秦岭生态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山水文化,而黄河文化则是一种江河文化。山水文化以山水互映为主,具有文化生成的积聚性特征,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构成了独特的文化表达和审美意趣。而江河文化则以江河流域为主,具有文化延展的脉络性特征,因而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河岸文化和流域文化。河岸文化是一种沿河发展的线文化,流域文化则是以流域为载体的面文化。河岸文化是以河岸景观塑造、河流空间构建来串联文化要素,形成河岸生态文化特色,引导和协调河流发展的线性文化。世界上较为著名的河岸文化有英国伦敦泰晤士河河岸文化、法国巴黎塞纳河河岸文化等文化形态。河岸文化通过长廊式文化塑造方式,生动地展现了沿岸历史文化特色,形成了具有河流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同时带动区域性文化旅游产业带的历史形成,促进了沿河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统筹打造黄河河岸文化,是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的重要内容。

黄河除了打造河岸文化,还要打造流域文化,流域文化覆盖面更为广阔,人们在黄河流域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东方文化的历史经典。黄河流域文化是黄河文化的精髓所在,黄河流域文化也可分为干流文化和支流文化。渭水作为黄河的最大支流,其核心流域恰恰是黄河文化的核心发展区。据考古研究表明,关中渭河文化最早源于200多万年之前,渭河流域有212万年前的“上陈人”,有110万年前的“蓝田人”,有20万年前的“大荔人”,有6千年前的“半坡人”。渭水流域毋庸置疑是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统一的奠基之地,华夏人文初祖炎黄二帝在此立根,奠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基础;周秦汉唐等13个朝代凭借渭水流域建都长达千余年之久,使中国名列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且成为发展至今唯一尚未中断的文明体系。渭水流域不仅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累,而且流域内人类文明的创造活动迄今依然高度繁荣,因而陕西应当开发渭水流域的文化核心功能,挖掘渭水流域最具代表性和标识性的文化资源,依托渭水文化打造黄河文化的核心展示区。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