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礼赞最美水利人丨林秀山:心怀“国之大者” 奋斗铸就辉煌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 作者:水利部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 发布时间: 2024-11-18 | 984 次浏览 | 分享到:

他们是

道德的践行者

精神的引领者

时代的奋斗者

他们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

他们

热爱水利、无私奉献

他们

求真务实、敢于担当

他们

为民服务、甘于奉献

他们是

第三届“最美水利人”

与第三届“最美水利人”提名奖

的获得者

让我们一起

学习他们的事迹

以他们为榜样

埋头苦干

勇毅前行

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共筑美好生活梦想不懈奋斗

简介

林秀山,男,汉族,1939年3月生,原籍山西省太原市,中共党员。1963年1月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工结构与水电站建筑专业,多年从事有关黄河的规划、设计和科技工作。曾任黄委设计院(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前身)副院长兼小浪底工程设计分院院长,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设计总工程师。

投身干水利 做最美黄河铸梦人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尤其是水害严重,曾给沿岸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黄河宁,天下平。”当时,黄河治理开发是党和国家一件很重要的大事。

1955年,《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经全国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开启了黄河全面综合治理的崭新篇章。林秀山,这个家住汾河边,亲眼看见过洪水肆虐,从小立志投身水利事业建设母亲河的年轻人,被这宏伟的治理规划蓝图所激励,高考时毅然选报水利专业,成功被清华大学水利系录取,这是他献身黄河、投身水利事业迈出的第一步。

在清华大学深造期间,林秀山孜孜不倦汲取知识养分,用知识武装头脑,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毕业后,他如愿来到自己日思夜想的母亲河畔,开始了漫长而又辉煌的治黄生涯。从在金堤河管理局见证“63·8”大洪水洗礼到在黄委总工室做技术情报;从黄河中游规划担任淤地坝组组长到天桥电站负责灌区规划;从故县水库建设到出国深造……他历经水工、水文、水能、水机、采暖通风等众多领域,遇到不熟悉的专业就边学边干,参加改造芬兰水轮机模型性能测试,在老同志指导下负责天桥电站的水文水能分析等。这些阅历,不仅拓宽了他的知识面和视野,更为他日后肩负重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敢于挑重担 做最美黄河守护人

小浪底工程以其在治黄中重要的战略地位、独特的工程泥沙条件、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严苛的水库运用方式,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是世界坝工史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1987年林秀山接下了小浪底工程设总的重任,从接过重任的那一刻起,他就把全身心都交给了小浪底,率领团队刻苦攻关、精心设计,向小浪底挑战性难题发起了冲击。

他率领团队以敢为人先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无足够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在四百余项科学试验研究、近万张图纸绘制及论证工作的基础上,成功解决了工程泥沙淤堵、流道磨蚀、高含沙水流消能、深覆盖层处理、集中布置洞室的围岩稳定、进出口高边坡稳定、水电站汛期浑水发电等一系列高难度问题,组织完成了重大技术攻关四百余项,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