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品格在当代的艺术呈现丨高敏:黄河题材美术创作的时代性与民族化——从谢瑞阶的《中流砥柱》谈起
来源:中国美术报
|
作者:中国美术报
|
发布时间: 2020-03-11
|
244 次浏览
|
分享到:
谢瑞阶的黄河题材绘画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他摒弃了传统山水画“闲情逸致,写胸中逸气”的文人情调,而是从美术作品的社会功能出发,注重作品承载的教育价值和鼓舞作用,坚持使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技巧与形式进行创作,虚心听取广大群众对他作品所提的意见,并予以完善。艺术创作不能仅是坐而论道,尤其是对于从事造型艺术的画家而言,要兼顾“道”与“艺”的辩证关系,从创作实际出发探索符合本门类的独特表现手法,找到能够实现自己创作构思的最佳表现手段,不断创造契合视觉特性的新技巧。在这方面,谢瑞阶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对如何呈现黄河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品格虽已了然于胸,并凭着长期对黄河的观察,逐渐掌握了黄河水的流动规律和特点,但是在具体的绘画实践中仍需要高超的艺术技巧作为支撑,再好的艺术构思若是离开了艺术技巧也会沦为平庸之作。谢瑞阶画黄河时,对于构图布局的技巧也进行了大胆尝试和突破,他在实践中总结出散点取景与焦点构图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黄河的姿态、气韵和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他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诚然,艺术技巧是为思想内容服务的,不能一味强调艺术技巧的重要性,单纯的“炫技”之作只会流于空洞和肤浅。但是,若过于强调观念的重要性,刻意忽视艺术技巧,将其弃如敝履,也同样会模糊文艺作品特有的属性,进而沦为无根之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