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在激流中前进|解读文艺作品中的“黄河文化
来源:中国美术报 | 作者:中国美术报 | 发布时间: 2021-10-12 | 327 次浏览 | 分享到:

编者按: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深刻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两周年之际,中国美术馆策划实施了“在激流中前进——中国美术馆藏黄河题材美术精品展”。这一展览是“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度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也是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

10月8日,“在激流中前进——中国美术馆藏黄河题材美术精品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此次研讨会以“中国美术馆藏黄河题材美术精品展”为出发点,围绕“传承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赓续历史文脉,绽放黄河光彩”“坚持守正创新,践行黄河精神”“坚定文化自信,讴歌伟大时代”四个议题展开探讨,通过学术的引领,引导艺术创作领域把讲好“黄河故事”的工作做细、做透、做深,推出这个时代歌颂黄河的精品力作,不断弘扬新时代的黄河精神。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嘉宾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诗人吉狄马加,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韩毓海,美术理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田青,美术理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国家一级指挥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于海,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克举,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徐惠君等。


2021101221124950866.jpg

2021101221125753677.jpg

研讨会现场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横亘在中国大地上。黄河形象更是成为文人墨客们描绘的对象,留下了诸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河之水天上来”等气吞山河的佳句。同时,黄河在古代也与一些民俗或神话故事产生了或多或少的联系,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艺的重要主题。现当代以来,人们在精神文明的发展中将文化思想融入在黄河里,黄河自然而然地成为承载中华文明的一大载体。正如王一川在研讨会中讲的:“黄河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整体性象征形象却是现代的事,众所周知与光未然和冼星海合作的《黄河大合唱》的问世及其历代传唱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黄河形象从此同长城、长江、大海等艺术形象一道被投寄了不折不扣的中国文化现代性内涵,赋予了现代世界性视野下的中国性这一重大象征蕴藉。”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