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文化的历史与时代价值研究
来源:参考网 | 作者:张自龙 | 发布时间: 2021-04-27 | 863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华文明开放包容,这使得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形成,而组成中华民族文明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黄河文化。黄河文化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同时也使得自身独特文化魅力得以展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安澜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保证。《黄河与中华文明》针对黄河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研究,解答了“为什么说黄河是母亲河?”“黄河与中华民族有着什么样的关系?”“黄河如何孕育出伟大辉煌的文明?”“黄河的面貌是如何形成的?”“应该如何治理黄河?”等问题。该书的引言部分从理论层面对黄河的重要性以及黄河治理进行了研究与论证,全书的八个章节对黄河地理全貌、黃河如何孕育中华文明、古人对黄河的考察与认识、黄河为何浑浊而容易泛滥、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如何治理黄河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明确了黄河流域地理变化、文化变迁以及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密切关系。

《黄河与中华文明》一书提出,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华夏文明得以形成的摇篮。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文化之一,在中华民族文明甚至是世界文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唱响黄河大合唱,通过挖掘黄河文化的历史和时代价值,对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坚持、保证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河文化蕴含着中华千古文明史。第一,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和源头。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先民最早生活、定居以及活动的区域,更是最早形成文化形态的地区。在黄河流域发展历史中,陕西蓝田猿人、大荔猿人等最早出现于旧石器时代,而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出现在新石器时代。这些局域文化都是早期黄河文化得以出现的重要形态,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到了文明社会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夏商周文化,春秋战国文化,秦汉王朝,同时,黄河流域还经历了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等多种文化多元发展以及融合发展,有助于黄河文化完整、统一的文化体系得以形成。在之后所经历的王朝变迁中,主流文化依旧是黄河文化,同时吸收和学习北方游牧文化,并在其他流域进行文化传播,一是珠江流域,二是江淮流域,并和其他地域文化形成有机融合,最终使得核心是黄河文化的多元化文化体系得以形成,即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发展历史表明,在形成中华文明的过程中,黄河流域所发挥出的凝聚作用非常显著,中华文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黄河文化。第二,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魂”之所附。黄河流域直到唐宋时期还是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黄河流域的基础保障就是较为先进的农业经济,并借助于自身强大的风俗力量以及文化内涵,其对少数民族产生的感染力和同化力非常强。尽管唐宋之后的经济中心向南迁移,但是黄河流域在各王朝统治过程中还是占据着重要地位。基于政治和经济双重发展,黄河文化根据自身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促使自身和其他地域的文明实现融合发展,并借助于文化沟通来吸收和借鉴其他地域中出现的文化,促使中华文明得以可持续发展,积累并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针对生计文化而言,象征着古代物质文明的先进技术大都产生于此,同时还包括数理算术、天文历法、灌溉工程、农业生产技术等,对于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针对制度文化进行分析,黄河流域农耕经济下产生的各种制度以及国家治理理念得以延续,这对于现代文明的影响非常显著;针对意识形态而言,中国历史上的百家思想、文学巨著、炎黄始祖传说、宗教信仰、旷世史学等所产生的影响力非常大,并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影响中华民族整体的心理特征以及性格。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