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文明化进程中黄河中游的中心地位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作者:王新冰 | 发布时间: 2020-11-02 | 703 次浏览 | 分享到:

黄河中游具有特殊地位

       距今5000年左右,进入铜石并用时代。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以数百万平方米的良渚大城、豪华瘗玉大墓、大型水利设施等,昭示着早期国家的出现或者文明社会的形成。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也都实力强劲,曾有向黄河中游地区扩张影响的态势。考古界一度认为黄河中游或者中原地区实力减弱,处于低潮,这也正是部分学者质疑黄河中游或者中原中心地位的关键点之一。但是,结合新的考古发现来看,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

       距今5300年以后,甘肃中部的秦安大地湾遗址出现了100多万平方米的大型聚落,以及420多平方米的宫殿式建筑,已初具前堂后室内外有别、东西两厢左右对称、左中右三门主次分明等中国古典建筑的基本格局特征。河南中部的巩义双槐树聚落遗址也有100多万平方米,发现了三重大型环壕、大型夯土基址,其长排宫殿式建筑与大地湾前堂后室式的宫殿式建筑有别,共同开创了后世两类宫殿建筑的先河。大地湾和双槐树聚落,可能分别是仰韶文化晚期甘陕和豫中地区两大“古国”的中心聚落,都已站在了文明社会的门槛或者初具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只是缺乏东部沿海地区的奢华玉器和厚葬习俗等,仍具“中原模式”或“北方模式”特征。距今4800年以后,双槐树代表的“河洛古国”确已衰落,但在陇东、陕北地区仍有较多大型聚落。其中,庆阳南佐遗址发现的前厅后堂式宫殿建筑,面积达630平方米,宫殿前面两侧还有9处直径各约100米的夯土台,所显示的社会发展程度比大地湾更高。

       距今4500年进入龙山时代以后,陇东和陕北的中心地位继续加强,出现了面积达600万平方米的灵台桥村遗址,以及核心区面积达200万平方米的延安芦山峁遗址。两个遗址都发现了较多可能覆于宗庙宫殿建筑之上的板瓦、筒瓦,出现了玉器。在芦山峁遗址已经揭露出面积16000平方米的夯土台基,其上建筑群中轴对称、主次分明,与大地湾的建筑格局一脉相承,只是更为宏大复杂。这时,山西南部兴起了面积近300万平方米的陶寺古城,以及面积达10多万平方米的大型宫城。其中,有面积近8000平方米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以及宫殿,还有半圆形的“观象台”,随葬大量玉器、漆器、龙盘等的豪华大墓。这些中心聚落及其宫殿式建筑、大墓等的发现,表明黄河中游地区不但早已进入国家阶段或者文明社会,而且发展程度已经超越同时期的长江流域。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