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文明化进程中黄河中游的中心地位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作者:王新冰 | 发布时间: 2020-11-02 | 704 次浏览 | 分享到:

距今4000多年以后,陕北出现了面积达400多万平方米的石峁古城,其雄伟高大的皇城台、宏大复杂的城门、精美的玉器以及神面石雕和兽面石雕等,都显示出国家组织的存在,颇具北方文明气象。而河南中西部也有了数十万平方米的登封王城岗古城、禹州瓦店中心聚落、新密古城寨和新砦古城。如果说以石峁古城为中心的老虎山文化南下对陶寺古城的摧毁尚可被视为黄河中游集团内部的斗争,那么王城岗、瓦店等所代表的王湾三期文化对江汉地区石家河文化的大规模替代则无疑是中原集团战胜江汉集团的铁证,对应历史记载中的“禹征三苗”事件,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此后的二里头文化所代表的晚期夏文化,不过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和提升。距今4000多年,良渚文化和石家河文化衰亡,长江中下游地区步入低潮,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游地区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增强。

中国史前文化固然具有多样性特点,文明要素也并非都发源于中原。但是,当发展到距今8000多年以后,黄河中游或者中原地区的中心地位逐渐凸显,有了文化上“早期中国”的萌芽,迈开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一步。距今6000年左右,在中原地区的强烈影响和带动下,中国大部分地区文化深刻交融,正式形成文化上的“早期中国”,走出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二步。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长江流域出现多个古国,中国文明初步形成,黄河中游地区仍然重要。距今4000年左右,黄河中游地区实力大增,文化大规模南下,长江流域全面衰落。距今3800年以后,以黄河中游或中原为中心,形成了广幅王权国家,中华文明走向成熟。总体来看,黄河中游或者中原地区在中国文明化进程中的确具有一定的中心地位,是多支一体的中华文明的主根脉所在。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