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谈谈黄河文化与炎黄文化
来源:大河网 | 作者:贺心群 | 发布时间: 2020-08-18 | 6304 次浏览 |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郑州召开的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对黄河文化和炎黄文化做了集中阐述。

  黄河文化、炎黄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四大作用。一是开创作用,开创了中华文明的初始纪元。中华文明的第一个纪元,是黄河文化、炎黄文化开创的。二是铸魂作用,为中华民族构筑起精神之魂。三是凝聚作用。把一盘散沙的人群凝聚在部落、国家的组织体系中,造就了中华民族雏形。四是推动作用。用文化的力量推动生产发展、社会进步、人的素质提升。

  黄河文化、炎黄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

  黄河文化从地域区分来看,涵盖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河湟文化是黄河上游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是黄河中游文化,齐鲁文化是黄河下游的文化。从考古发现来说,黄河文化涵盖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这是我们的考古学文化。从思想内容来分,黄河文化涵盖了炎黄文化、易经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等等。从这三个维度来分析研究,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时期的主体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根脉和源泉,有着多种形态、丰富内容和本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讲得非常好,黄河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品格。显然,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根脉,农耕文化是它的主脉,天人文化是它的灵魂,伦理文化是它的基础,创新文化是它的本色,儒家文化是它的轴心,由此构成了黄河文化这一中华古文化的基本架构和完整体系,彰显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随着时代的流变和经济的发展,不同阶段、不同地域、不同族人中的黄河文化和具体内涵也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丰富提升的。上游文化、中游文化和下游文化是有区别的。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每个阶段的文化也是在不断发展演变的。

  从总体来说,黄河文化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时代价值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开拓精神。黄河文化生成、发展时期,正是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向青铜器时代转化,是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的阶段,是一个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时期。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求生存、求发展成为先民们唯一的追求,开拓、创新、奋斗、进取就成为时代的主题,也成为黄河文化的鲜明特色。这一时期黄河流域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在经济方面的创造,如农耕工具由单件工具发展到种、管、收、储等系列化工具。制陶业由品种、样式的创新发明发展到工艺水平、烧制技术的创造提升,单纯的石器制作发展已经到冶铜、冶铁的制作等等,由石器时代到了青铜器时代,到了铁器时代。我是觉得可以再细分一点,石器时代到铜器时代,应该有一个玉器时代,因为玉是在石器发明过程中发现的新材料,于是先民们从生活到文化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都发生新的转变。在文化方面的创造,由刻画符号发展到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