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讲好“黄河故事” 做好黄河文化大文章
来源:开封日报 | 作者:李婧 | 发布时间: 2019-11-29 | 5921 次浏览 |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市2020年重点项目筹划会上,市委书记侯红指出,面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开封着力打造黄河文化核心展示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黄河流域大都市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新时代弘扬焦裕禄精神传承基地的“三区一基地”,共同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市长高建军强调,我市要认真研究国家重大战略、政策、机遇,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谋划实施项目。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召开相关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穆宏地、市政协副主席赵洁等市领导与专家学者一起,围绕我市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做好黄河文化大文章进行交流讨论。这些举措充分展现了我市以实际行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谱写新时代开封更加出彩绚丽篇章的责任担当。
  
  辉煌灿烂的黄河文明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古称“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亿万华夏儿女心目中的圣河。在距今约180万年的西侯度遗址中,发现了被火烧过的动植物化石,这是迄今人类最早用火的遗迹。自夏朝至北宋的3000多年间,历代王朝多在黄河流域建都。《汉书·沟洫志》曰:“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黄河为宗。”
  虽然已是冬季,但黄河开封段却并没有陷入沉寂,在冬日阳光的映照下别有一番风景。11月28日上午,记者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来到开封黄河柳园口水利风景区。登上黄河大堤,黄河的壮丽景色一览无余,镇河铁犀、黄河母亲雕塑等尽收眼底。沿镇河铁犀向北,可以登上观河亭,领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恢弘气势。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这里孕育出与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恒河文明等一样璀璨夺目的黄河文明。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中,黄河文明无疑是最有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明。
  约8000年前,大地湾文化和裴李岗文化在甘肃天水和河南新郑一带建立,此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也相继在黄河流域建立。约4000年前,黄帝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构成华夏族的主干部分。后来,黄河中下游华夏部落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公元前551年及公元前372年,孔子与孟子分别诞生于黄河流域的鲁国和邹国,影响中国千年的儒家文化得到兴起与发展。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于咸阳建立。公元前202年、公元618年西汉与唐朝先后于长安建立,公元960年北宋在开封建立,中华文明进入鼎盛阶段。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