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味道】石榴、柿子
来源:http://www.sxhhwh.cn/product/110.html | 作者:黄河文化 | 发布时间: 2021-01-09 | 5365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事”,把它与桔子结合起来,表示“万事如意”,因为“桔”与“吉”发音接近。

普普通通的柿子,凝聚着民众的心理,寄托着善良美好的愿望,显示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柿子主产于黄河中下游各省区,著名的品种有陕西临潼火晶柿、山西永济县“蒲柿”、河南荥阳柿饼,河南镇平县仙柿和山东柿饼。

临潼火晶柿主要集中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所在地的临潼区,是驰名中外的土特产。其形状像西红柿,似核桃般大小,小巧玲珑,色泽鲜艳,又红又软。成熟的柿子表皮非常单薄,若从柿子底部拉下,整个柿子皮就会环绕着柿子一圈圈脱落下来,食之无核、瓤沙、汁多、味道甜美。火晶柿是晚秋时令果品,最宜成熟后鲜食,吃起来无须剥皮,只要摘掉蒂盖,放在嘴上吮吸,全部柿肉就会滑溜溜地进入口内,仅剩一层薄皮。相传,唐代杨贵妃非常喜爱吃它。到了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当地曾以火晶柿向慈禧太后进贡,受到慈禧赞赏。火晶柿无籽可种,靠嫁接在软枣树上繁殖,现在广泛分布于关中各地,培植面积不断扩大,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蒲柿,产于山西永济市,因永济市古称蒲坂而得名。这是一块地处黄河三角地带的肥美丰饶的土地,当人们沿着中条山东西穿行,跨越近百里,到处可以看到柿树,绿荫蔽日。在这里,柿树的裁培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元、明、清时代,是柿子发展的鼎盛时期,1886年撰修的《永济县志》记载:“柿为蒲人利。”著名的元代戏曲《西相记》中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就发生在蒲州一带,其中“晚来谁染霜林醉”、“难传红叶诗”等词句,描绘的正是蒲州一带深秋柿景。蒲州柿子以其果大皮薄肉细浆多、味甜无籽、容易脱涩等特点吸引着人们,其品种主要有猪头柿、珠柿、木柿、馍头柿、蜜桔柿、青柿,板柿等,这些柿子中,又以青柿为拳头产品。用青柿加工成的柿饼,无核、汁多、绵软、霜多,用手掰开,能拉出一尺多长的细丝。如果把这种柿饼放在碗里,经茶水一冲,再盖住碗口,一会儿便全部溶解,色似金汤味如蜜。1918年应国际博览会邀请,这种柿饼被选送到巴拿马参加“万国博览会”,荣获一等金盘奖。 在蒲州一带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总结了青柿的特点:

 

树青叶大开黄花,

结得青柿“轿顶大”。

妙手加工将粉搽,

油丝能拉一尺八。

浓茶柿饼冲成水,

色似金汤甜似蜜。

 

当地民谚中还有:“青柿包糕,赛过四川元宵。”蒲州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多种柿子食用方法,把柿子加工成柿干,与杂粮混合磨成炒面,香甜可口,可作为主食,故柿子又有“铁杆庄稼”、“木本粮食”的美称。用它酿造的酒和醋,别具风味。用柿饼上的柿霜熬成饴糖,具有清热、生津、解渴、止咳的作用。蒲州青柿饼还有止血润便、医治痔疮等功效。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