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以旅游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 | 作者:史瑞应 | 发布时间: 2021-01-18 | 157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发表重要讲话;2020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好区域协调发展。旅游业是文化特征突出、综合带动性强的环境友好型产业,黄河流域发展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社会条件,如何发挥旅游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并有效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命题。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黄河流域从西到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四个地貌单元,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黄河流域的重要性

1. 文化文物富集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黄河流域及邻近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黄河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文化遗产存量方面,黄河流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最为集中的地区,共有2000余处,还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1处、传统村落678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00多项。

2. 生态廊道与屏障

黄河流经我国东中西部,横跨三大地质阶梯,用水系联系起中华生态腹地,发挥着生态廊道与屏障的作用。黄河流域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拥有三江源、祁连山等多个国家公园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在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布局中,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北方防沙带等均位于或穿越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的生态状况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

3. 社会经济发展

黄河横贯东中西连接沿海和内陆,流域内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2018年底,流域总人口4.2亿人,占全国的30.3%。流域地区生产总值23.9万亿元,占全国的26.5%,广阔的流域面积和经济发展潜力使得黄河流域成为我国社会发展重要的承载区。黄河上游青海、甘肃、宁夏等省份承载着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环境保护与改善、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社会发展使命。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等黄河中游省份承载着创新发展动力、推进接替产业形成、落实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使命。黄河下游的山东省承载着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任务。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城市兰州、西安、郑州都在黄河流域,在对外开放格局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