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的战略构想
来源:陕西新闻网 | 作者: 陈怀平 | 发布时间: 2020-04-22 | 270 次浏览 | 分享到:

      黄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在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方面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华民族在黄河流域开拓发展,留下了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

       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历史高地,承担着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习近平同志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乃大势所趋,这既是保障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满足新时代中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战略任务。

       世界文化总体可以划分为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的高地是现代文化,而东方文化的高地则是传统文化。东方文化体系的辐射源则是中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建构了东方文化的历史高地。华夏民族是缔造中华文化的主体民族,而黄河则是孕育和滋养华夏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化的历史高地则奠基于黄河流域。

       自古以来黄河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历史轴心,黄河被誉为“四渎唯宗”和“百水之首”,《汉书·沟洫志》曰:“中国川原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黄河横亘中原而流域绵长,黄河流域氏族部落之间的互动交融,最终在中原大地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形态——夏朝,从而形成了黄河流域政治文明诞生的历史萌芽。此后,黄河流域便出现了一脉相承、具有连续性与正统性的中华制度文明,从而奠定了黄河文化在中华文化历史演进中的主杆地位。黄河文化的历史脉络在渭水流域清晰可见,从而形成了中华文化历史演进的“三五八”文化长廊,即三千年的长安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不断演进的历史文脉;五千年的炎黄文化,构成了中华文明历史生成的文化标识;八千年的华胥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植根渭水的萌生之源。

       三千年的长安文化主导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奠定了中华黄河文化历史演进的主导轴心。中华文化从社会建制的视角来看,发源于以周礼为代表的社会秩序;周朝礼制的制度文明形成于渭水流域,代表着东方秩序文化的历史生成。从文化观念的视角来看,儒家文化是中国观念文化的经典代表,它将周礼从礼制文化上升为观念形态,逻辑地建构了儒家学说的文化体系,从而形成了东方文化注重秩序的主流文脉;儒家文化从汉代长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首次上升为中华文化主流形态的文化高度。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