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新华社|展现黄河风情 绽放时代芳华——黄河流域非遗保护发展新观察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 作者:山西日报 | 发布时间: 2024-10-16 | 1068 次浏览 | 分享到:

筏子以羊皮为囊,充气、扎缚、用木架捆绑而成,是一种古老的水上运输工具,现已成为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市七里河区羊皮筏子非遗传承人马建华说,以前羊皮筏子作为黄河水上重要载具曾繁盛一时,后来随着汽车的兴起而衰落,如今在游客追捧中,古老筏子再度浮现在黄河水面,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

“今年暑期,我们的5个羊皮筏子每天跑20多趟,载着游客体验独特的黄河人文印记。”马建华说。

在传统文化热潮持续高涨的当下,沿黄各省区发掘非遗文化IP,探索“非遗+”融合发展新路径,鼓励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连接,以更广泛的传播、更灵活的手段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山西霍州年馍不仅是舌尖上的美食,也是指尖上的艺术。这一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用传统酵头发酵,纯手工制作,有步步登高、如意枣花、年年有鱼、勤劳巧手、五福盘寿、圆满圆馍、美丽如花等多种造型,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山西霍州年馍非遗传承人韩爱英展示花馍(2023年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学涛 摄

这一飘溢着文化气息的地域特色面食,正搭乘文化和产业融合的快车,走向全国。2022年霍州年馍产值达1.5亿元。

闫玉龙开年馍厂12年来,销售一年比一年红火。每逢过年,他的年馍厂就格外忙碌。能干的师傅甚至一手揉一个馒头,每天能挣100至300多元。

“如今,非遗变成了特色产业,小小年馍承载着农村幸福生活的图景,老百姓的日子越走越宽,越走越踏实。”霍州年馍传承人韩爱英说。

原标题:《新华社|展现黄河风情 绽放时代芳华——黄河流域非遗保护发展新观察》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