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祭祀的千年流变
来源:选摘自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黄河文明之近代转型研究》 | 作者:https://www.sohu.com/a/366808391_501405 | 发布时间: 2024-10-16 | 1292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先秦时期

黄河祭祀传统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1923年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出土的马家窑文化遗址舞蹈纹盆,描绘了盛装女子在黄河岸边跳舞祭祀河神的场景。

五帝时期可能已经有了黄河祭祀的传统。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黄帝、帝尧、帝禹都曾祭拜过黄河。尧禅位于舜时,就举行了隆重的黄河、洛水祭祀仪式。《竹书纪年》载,“洪水既平,归功于舜,将以天下禅之,乃洁斋修坛场于河、洛,择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后二年二月仲辛,率群臣东沈璧于洛,礼毕退俟,至于下昃,赤光起,元龟负书而出,背甲赤文成字,止于坛。其书言当禅舜,遂让舜。”尧禅位于舜必须经过黄河的认可,可见当时黄河祭拜在祭祀系统中规格已经很高了。

上古三代,黄河祭祀是国家政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殷商甲骨卜辞中有大量相关记载。其指定的国家祭典中已经出现了专门的黄河祭祀日期和祭祀地点。河神的祭日多是辛日,又称言日,祭祀地点有今水、吟、漳、斗等。殷商时期已经形成了一套集沈祭、舞祭、奏祭、酒祭等为一体的祭祀系统。

西周时期并未形成有针对性的专门的祭祀仪式,黄河祭祀散见于望祀、巡守祀等祭祀形式之中。望祀是帝王不亲临现场而采取远眺的方式祭祀五岳、四镇和四渎的一种仪式,西周时期黄河作为四渎之一在望祀过程中受到祭祀。此外,帝王外出经过黄河之时也必须进行祭拜。西周祭祀系统等级分明,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资格对黄河进行祭祀。

《礼记·曲礼下》载“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徧。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岁徧。大夫祭五祀,岁徧。士祭其先。”《礼记·王制》进一步表述为,“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鲁人祭泰山,晋人祭河是也。”也就是说只有天子和黄河经过其境内的诸侯国的诸侯才有权力祭拜黄河。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正规的黄河祭祀淹没不闻。为适应诸侯国之间征伐战争的需要,黄河形成了一项全新的权能——鉴盟。结盟两国必须“心以制之,玉帛以奉之,言以结之,明神以要之。”要结盟的两国必须将盟约写成帛书沉于河底,这样盟约就能得到黄河的鉴证。黄河作为能明辨是非之神,以神灵的权威性监督两国履行盟约。

△ 山西忻州河曲县的河神庙

二、秦汉时期

秦横扫六合,建立统一的封建帝国,国家祭祀也渐有定制。根据《史记·封禅书》的记载,秦始皇定祭祀河渎之神于临晋(今陕西大荔县),并于公元前221年命祠官祭祀过河神。这应该是封建社会时期首次大规模的国家级祭河活动。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