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河南之策
来源:大河网 | 作者:贺心群 | 发布时间: 2020-12-01 | 207 次浏览 | 分享到:

  再次,要加强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监管。在调查完善沿线所有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信息的基础上建立详细的污染源信息档案、监测数据库,定期向全社会公布沿线企业的监测信息,让公众了解并监督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对重点污染行业,如造纸、焦化、氮肥、毛皮制革、印染、有色金属、电镀等推广清洁生产技术落实水污染防治,确保现有排污企业全因子达到黄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产业集聚区污染集中治理,依法加强直排入河污染源的管理。多管齐下,一定能取得黄河河南段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胜利。

  (三)以防洪减淤为保证,构建保障黄河安全的坚固之堤

  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黄河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中游干支流水库、下游河防工程、分滞洪区的“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处理洪水和“拦、排、放、调、挖”综合措施处理泥沙的方针,取得了半个多世纪伏秋大汛不决口的辉煌成就,大大减少了水患灾害,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下游河道的淤积状况,确保了黄河安澜。

  但是,由于黄河是世界最复杂难治的多沙河流,流域防洪减淤体系的构建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彻底解决。小浪底水库在拦沙和调水挑沙的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保证了下游河道在2020年前基本不淤积,“二级悬河”的局面得到一定遏制,但拦沙期一旦结束后,水沙关系依然不协调,小浪底水库也难以长期抵挡巨量的黄河泥沙,下游河道又要恢复全面淤积,中水河槽逐步萎缩,“二级悬河”又开始发展。由于堤防质量差,河势游荡多变,大洪水和中常洪水仍有决堤的可能。因此,一方面要针对防洪标准,加强堤防工程建设和河道整治工程建设,特别是确保黄河下游防御花园口洪峰流量每秒2.2万立方米时堤防不决口,充分发挥沁河河口村水库工程的防洪效用,与已建成的小浪底、三门峡、陆浑、故县水库五库联合调度,提高黄河下游的防洪安全。另外还要落实防汛责任、防汛队伍、通信、防汛信息化建设等防洪非工程等方面的建设,从而完善河南黄河的防洪体系。

  (四)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建设未来黄河流域的人控生态系统

  黄河河南段承担着水土保持、农产品供给、洪水调蓄等生态功能,而且这里人口密集,河道范围内有大面积洪漫湿地,因此也存在湿地保护与农业生产、生物多样性及河道治理等之间的矛盾。在确保黄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解决群众生产与生活之间、湿地开发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之间都要遵循自然规律,以黄河生态系统良性维持为目标,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湿地的保护,将敏感水生态保护目标划为限制或禁止开发区域,给予最严格的保护,建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协同机制和水生态补偿机制。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