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文化:穿越与传承
来源:中国水利 | 作者:李旸 | 发布时间: 2016-01-01 | 640 次浏览 | 分享到:

  “万步研学之旅”的设想慢慢酝酿成型——何不整合现有资源,打造一条高质量的“万步”黄河文化研学步道,进一步充实东坝头作为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把它打造成真正的讲好黄河故事、传承弘扬黄河精神的示范点?

  想法很好,真正落实却很难。为此,兰考河务局开启了一场极具象征意义的黄河文化“万步研学之旅”。

  这相当于把一个“体验式”黄河文化博物馆搬到东坝头大河岸。从设想到规划,从设计到施工,光一趟又一趟考察场地,这1万步的连坝路,胡云英不知道来回步行了多少遍。为了搜集、梳理、总结中国共产党治黄史、黄河文化知识、治黄故事等资料,兰考河务局办公室青年职工陈猛和冯晓查阅的历史资料和文献档案、参考书籍桌上堆不下,就摞在地上,足有半人多高,还要与地方史志办沟通,到管理班向老黄河请教,走访治黄英模和治黄专家……“像淘金一般。”陈猛说,辛苦,但是对刚参加治黄工作的年轻人来说,这个过程就是对黄河文化的一次学习和传承。两个年轻人收集整理的海量基础资料,能用于最终方案的可能只是凤毛麟角。“没关系,只要我们提供的某个点能对最终设计有所启发,就很满足了。”冯晓笑得见牙不见眼。

  为了把“万步研学之旅”项目真正打造成精品,兰考河务局多次与设计单位研讨相关建设内容和具体细节。平时治黄业务繁重,讨论总是在周末、在晚间加班进行。如何综合运用声光电等元素丰富展示和体验内容,设计方案一次又一次调整、充实,精益求精,最终决定通过“黄河颂?民族摇篮”“黄河怨?大河悲歌”“黄河治?人民伟业”“黄河梦?永享安澜”“黄河情?伟人足迹”5个篇章、26个文化点综合立体展示兰考黄河历史文化,传承弘扬黄河精神,“我们只想让大家感叹,原来黄河故事还能这样讲!”在胡云英的构想中,不仅要讲好黄河历史文化,更要创新手段将之讲活、讲生动、讲精彩,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现在,“万步研学之旅”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预计到年底,游人可以踏上步道,穿越时空,开启一段兰考黄河文化的探寻之旅,回顾人民治理黄河那波澜壮阔的足印。在这场“万步研学之旅”引领下,他们的黄河文化传承之“万步研学之旅”也踏上了新征程。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弘扬,治黄文化的探索,灿若星辰,光耀大河。

  今年3月26日,山东德州河务局职工马勇承接了一项特殊任务——加入创作组,完成《红心一号》舞台剧剧本创作。

  有着新闻写作经验的马勇瞬间懵了。写剧本?我行吗?20世纪70年代初,齐河黄河人在没技术、没设备、没厂房的极端困难条件下,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1970年7月造出了黄河上第一艘简易机动自航式钢板吸泥船“红心一号”,开启了机淤固堤的新篇章。“红心一号”是齐河黄河人的骄傲,万一写砸了,怎么办?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