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如何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来源:中国水利》2020年第5期) | 作者:王乃岳 | 发布时间: 2020-06-29 | 844 次浏览 | 分享到:

生态文明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传统生态智慧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提出了人与自然构成“生命共同体”的思想,要求汲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休养生息”等传统思想智慧。黄河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和智慧,对新时代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二)挖掘把握规律、科学治河的科技贡献宝库

黄河泥沙、悬河等问题堪称世界之最,全球所有大江大河存在的问题几乎都能在黄河寻到踪迹。治理这条世界上最复杂难驯的河流,历朝历代治河能臣巧匠们都力求把握科学规律、创新水利技术。从大禹治水“左规矩,右准绳”原始测量技术应用,到春秋战国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再到元明清时期,我国治水科技不断发展,在灌溉、水文、施工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从黄河泥沙运动力学应用、堤防工程等技术方面大力推动黄河治理。我国水利科技为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要深刻认识科技是国之利器、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可控等论断,发扬黄河文化中术业有专攻的治理经验,补足古代水利科技缺乏理论概括、缺乏定量分析、缺乏科学实验的短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

(三)挖掘华夏始祖、同根同源的民族认同宝库

黄河流域是华夏民族的孕育发祥地,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向往的根脉之地。中华民族大一统的主流意识萌发于黄河泛滥大禹治水的逆境中。秦统一六国以来,中央王朝的疆土版图以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为中心,不断向周边拓展,并通过经济文化交流、人口迁徙等将价值理念向华夏大地扩散,促使统一融合成为炎黄子孙的共同追求与信仰。

黄河文化蕴含的“同根同源”民族心理和“大一统”的主流意识,是增强民族认同感、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文化支柱。在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黄河文化为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层面的伟大力量。

(四)挖掘气势磅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宝库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河。从先秦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2500多年间曾“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中华民族始终同黄河水旱灾害做斗争,一部治黄史就是中华民族的不屈抗争史。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展现了中华民族敢于梦想、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九曲黄河奔腾不息的磅礴气势,磨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拼搏的斗争精神。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