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如何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来源:中国水利》2020年第5期) | 作者:王乃岳 | 发布时间: 2020-06-29 | 843 次浏览 | 分享到: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深入挖掘、准确把握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对坚定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进中华民族实干筑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河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求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定程度上讲,黄河文化孕育演绎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是中华民族血液里流淌的DNA、中华历史文脉延续的永动机、中华文明创新创造的思想芯片。

(一)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祖先早期最主要的活动地域,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凝聚作用。旧石器时代的陕西蓝田猿人、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沿黄河逐水而居,新石器时代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中游的仰韶文化、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交相辉映,成为中国早期文化形态的主要诞生地。黄河流域进入文明社会后的夏、商、周三代开启了古代黄金时代,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王朝,黄河流域经历了秦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等多元并立和多元一体的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了黄河文化的完整体系。黄河像一条纽带,在漫长历史岁月中,串连起华夏大地上不同民族和文化。黄河文化作为主体文化不断吸收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使游牧文化与先进农业文明得以融合,并向江淮流域和珠江流域持续输出,最终形成了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多元文化融为一体的文化体系——中华文明。

(二)黄河文化是中华历史的脉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黄河流域有三千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禹治水开启了我国历史上由氏族社会向国家形态的转变,并为中国国家最终形成打下基石。千百年来,殷商甲骨文、周朝金文与石刻文在黄河岸边镌刻,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跨越黄河逐鹿中原,秦时明月汉时关的雄壮,大唐盛世“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迈,元明两朝“挑动黄河天下反”的燎原,清朝黄河改道重塑黄淮地理的悲凉,抗日战争“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激昂,中国共产党“延安十三年”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革命新局面……黄河在中国历史关键时刻从未缺席,一部黄河史就是中华民族的辉煌史、苦难史、奋斗史。

(三)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

黄河文化是华夏文明发展演变的主轴,积累和传承了丰富的中华民族集体记忆,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心理与性格。黄河流域创造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和影响深远的农学水利、天文历法等科学成就;诞生了四大发明,不仅推动了中国发展,还传播至世界各地,促进了全人类进步;涌现出诸子百家、旷世史学、诗词歌赋等光耀世界文明星空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等延续至今,发轫于黄河的宗教信仰、伦理观念对现代文明的影响依然可见。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魂之所附。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