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从这里入海:为什么山东是黄河文明的集大成者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岑梅玲子 | 发布时间: 2021-08-18 | 1111 次浏览 | 分享到:

黄河泥沙俱下,不仅把中上游的水源和泥沙带给下游的山东,还把中上游的智慧结晶、文化气度沉淀在山东。正因如此,山东成为黄河流域生态及文化资源的富集区,是黄河文明的集大成者。黄河文明在这片扇形流域书写和渲染出来一个大河民族的龙脉与图腾。

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是东方人类发展史的鲜明地标;泰山与黄河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激荡出“家天下”“和为贵”的儒家思想;与古老的梁山水泊相比,东平湖从历史遗存水域转变成平原特大水库,提供了黄河水利工程的制高点,也为京杭大运河与黄河交集提供了天造地设的水上枢纽……一条奔流入海的大河,在即将完成她的使命之地,把最后的温柔与睿智,留在了山东。

黄河决定了山东的生态景观格局。在打造黄河流域生态建设先行区,高标准推进黄河千里生态廊道建设的谋划过程中,山东省集中开展93个生态项目,通过生态修复,植被保护和淤地建设维护着黄河的健康生命,又巧妙地转化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的优势条件。

用黄河资源带出最大的公共性,形成最兼容并蓄的控制力,是山东沿黄城市群普遍的设计标准。黄河的开放性、包容性、景观性,为自然与人的互动,提供了共生的生态空间、文化空间、休闲空间,“黄河资源公共化”是山东营造幸福黄河地域空间尺度的长远谋划。

无疑,对于一条生态、文化河流的发展而言,文旅产业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先导产业。而旨在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域旅游”理念及其实践,将与黄河文化精品旅游带高质量发展,构成山东建设“文旅强省”的未来蓝图。

河山相守:构筑儒家文化轴线

黄河和泰山,一柔一刚刻画着齐鲁文化之道,能文能武守护着民族文明之魂。从时间维度看,泰山承载的文化脉络源远流长,距今5000多年的大汶口所代表的龙山文化拉开泰山的文化空间架势;从物质载体看,作为历史文化名山,泰山封禅被多次记录史册,据此诞生了宗教层面、民俗层面等多维度的传统文化。

黄河、孔子、泰山在齐鲁大地汇聚,构建起中国文化精神内核“儒家思想”,以“山盟”“河誓”“敬贤”等“大一统”仪式,奠定中国哲学思想、治国智慧、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形成中国文明的精神力量,延续数千年,成就了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殊荣。依托“黄河、泰山、孔子”的中华文化物质遗存,串联济南、泰安、曲阜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形成儒家文化轴线空间。

文旅消费,为古老的泰山文化注入新鲜的场景活力。泰山区以“泰山吸引人、泰城留住人”为目标,通过“景区+节庆”“景区+演艺”“景区+博物馆”“景区+民宿”“景区+研学”“景区+展会”等实现优化组合,业态创新;积极挖掘“非遗”资源,通过非遗+文创、非遗+演艺、非遗+节庆、非遗+美食、非遗+营销等手段,让非遗资源重获生机,以文创为核心体验的景区和商业街成为文旅融合的典范。通过建设万达·泰山1545文旅街、三里屯文商旅综合体等特色街区,引进“梦泰山”啤酒城、胡桃里音乐餐厅等项目,提升泰城夜生活品质。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