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从这里入海:为什么山东是黄河文明的集大成者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岑梅玲子 | 发布时间: 2021-08-18 | 1108 次浏览 | 分享到:

河花相映:绽放生态文明之花

荷花遍野,泽水而居,荷花的兴盛与发展勾勒出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衰脉络。牡丹栽培中心从唐代的长安,到北宋的洛阳,再到明清的曹州,实际上是一部大运河河道变迁史的缩影,而菏泽就位于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带上。

菏泽是黄河入鲁第一市。黄河文化的多元包容性让菏泽成为传统文化资源聚集区。沿现行河道分布着牡丹传说、尧的传说、庄子传说、鲁西南鼓吹乐、商羊舞、大平调、山东琴书、佛汉拳、曹州面人、鄄城砖塑、鲁西南织锦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12项,位居山东省之最。

以牡丹包装菏泽城区,打造高品质牡丹花城。建立起“以花为媒,建花为景”的花城格局。整合曹州牡丹园、百花园、古今园、中国牡丹园、国花牡丹园等,以城区北部村落及其周边空间为载体,凸显菏泽“大田牡丹”的特色。以牡丹、水浒、非遗三大文旅品牌,建设黄河文化旅游体系,构建黄河文化旅游带重要节点城市。

除菏泽的富贵牡丹之外,以“大明湖畔夏雨荷”为代表的荷花,也是黄河之畔浪漫与诗意的象征,成为痴情男女追寻的信物。无花就无果,作为中国农业大省,山东黄河流域丰饶的蔬菜瓜果,每一颗都是黄河水浇灌出的“生命之花”,通过先进的物流传输,抚慰着世人的味蕾。

河魂相照:古今传承的民族精神

黄河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一条中轴线,而齐鲁文化在中华文明源流上一直占据主流地位,泰山、孔子具有独一无二的崇高地位,由儒家思想孕育的“仁义礼智信”人文主义精神内核铸造了爱国主义精神、英雄气节的精神、解放思想的精神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

到了近代,以华北抗战四大根据地之一的山东抗日根据地缔造的红色文化,再次与黄河文化交叠融汇,互促共进、并荣共生,塑造和诠释了齐鲁儿女钢筋铁骨的精神意志,淳朴厚道的博大胸襟,以及地域文化的恢弘气势,“红色沂蒙”书写着浓墨重彩的“民族魂”。

黄河与长城、运河同为中华民族重要文化标识。包括农耕文化、治黄文化、移民文化、农垦文化、航运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内容,并与齐鲁文化、泉水文化、泰山文化等山东地域文化交融在一起,让山东黄河文化有了独特魅力,坚定文化自信,打造黄河文创大“IP”,是构建黄河故事体系的时代语境表达。

以历史载体传承文化内涵,以科技手段活化文化记忆,以逻辑顺序系统梳理黄河文化价值,深刻地理解过去,才能坦然地走向未来。

在国家战略层面,黄河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黄河的凝聚力、生命力、发展力以更深层、更持久的原动力构建着中华文明的高度和广度。黄河在社会基础层面,对于民生而言是一种社会理想,集聚着民间智慧的力量,真实地体现着中华大地上的人类改造命运,上下求索的勇气与决心。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