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从这里入海:为什么山东是黄河文明的集大成者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岑梅玲子 | 发布时间: 2021-08-18 | 1113 次浏览 | 分享到:

河海相通:构建海陆格局

一条大河也疏通了山东半岛内陆地区的出海通道,与滨海港口东营相连,构建起海陆交融的发展格局。

改革开放为东营带来了建市的荣耀与决策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宝贵礼物。然而,黄河口生态环境破坏让政府认识到,无法割裂的黄河联系是人类命运的共同记忆。

通过综合修复生态系统,改善生态湿地环境,如今,黄河三角洲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成为全球候鸟迁徙的重要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基因库。“要让母亲河在入海口展现一幅美丽画卷”,是东营满怀憧憬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信念,而东营还在布局更大文章,“借河出海”向世界讲述黄河故事。

东营市确立“黄河入海,我们回家”的文旅形象口号,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为核心,重点实施沿黄、沿海两条旅游休闲产业聚集带,推进“旅游+”融合发展,通过“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体育”等模式,开发建设黄河口湿地鸟类博物馆、黄河口知青文化小镇、黄河口大闸蟹科普馆、万亩稻田画等一批新项目、新业态,承办和主办铁人三项赛、千车万人自驾黄河口、大闸蟹开捕节等各类文体活动,全面增强旅游发展新动能。

河湖相生:湿地改造样本

黄河安澜,在拐过第九道弯——安澜湾后,一条从容的大河即将迎来最终的宿命,即东流入海。在黄河频繁改道的过程中,高青作为东线黄河的主流,留下了原生态的湿地、湖泊、河流,展示着黄河故道独特的风景。

天鹅湖国际温泉慢城是黄河湿地生态修复的代表案例。从寸草不生了盐碱地到完成绿化面积200万平方米,从无树可依、无鸟可鸣,到林木百余种三万株,百鸟栖息,黄河滩变为绿丝带。

在保护生态空间的底板上附着主题农庄、特色民宿、农业物产等特色产业,以湿地慢城项目带动综合发展,以黄河大米、高青西瓜、高青黑牛、高青西红柿“五彩农业”为代表的国家地理标志品牌,枕着黄河的臂弯的蓑衣樊村打造水乡聚落,实现民生富足的幸福乡村建设。

天鹅湖只是“河湖相生”的一个典型断面。齐河安德湖、章丘白云湖、东平东平湖、济南大明湖,以及泛黄流域的济宁微山湖、太白湖等,皆以成为生态湿地改造的样本,城市休闲空间和“城市之肺”。它们就像一颗颗晶莹的明珠,分布在山东黄河流域,呈现出“以黄带绿”的生态之树。

河泉相涌:泉城独领风骚

从“涌泉”到“拥河”,泉城济南摆脱发展空间限制,迈向黄河时代。《关于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了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等七市一体化发展,高水平建设现代化省会经济圈,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动能转换区域传导引领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新高地。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