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来源:http://www.dangjian.com/shouye/dangjianwenhua/wenhuadaguan/202203/t20220316_6316603.shtml | 作者:博雅特产 | 发布时间: 2022-04-07 | 796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们有共同的“龙根”。中国古人类学者吴新智院士提出:生活在东亚地区的人类,从远古至今,有着极高比例的铲形门齿的特征。这种门齿是东亚地区蒙古人种的突出特点。中国境内的人,具有80 %以上的铲形门齿比例。而在欧洲和非洲,这种门齿所占百分比仅仅是个位数。这也实证:中国人是在中华大地连续进化的。

  我们有共同的“龙语”。2021年11月,《自然》期刊发布了来自多国研究人员联合公布的研究成果,提出包括现代日语、韩语、土耳其语和蒙古语等同一语系的语言以及说这些语言的人,都起源于大约9000年前住在西辽河流域的种植谷子的人群。随着这些人群迁移,其后代语言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就随之向北、向西、向东传播,并到达黄河流域。商朝中晚期开始规范汉字,秦朝统一六国文字,从此“龙语”在中华大地生根。

  有文献记载,黄河流域早在上古时期就产生了炎黄二帝的传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认为,黄河称谓与黄帝相关,黄帝和黄河,一个是人,一个是自然,黄帝大战蚩尤就在黄河,没有黄河也没黄帝。黄河在商代的《卜辞》里叫“高祖河”。《水经注》称黄河为“上河”,说明黄河排位始终靠前。《汉书?地理志》最早出现黄河的正史记载。这个时期,“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土”最重要。因为“土” 是承载“人”的,“土”是黄色的,也是金贵的。黄河和黄帝能演变为黄河文化的基本符号,是与黄色的、金贵的大地之“土”相关联的。

  黄河中游是炎黄文化发源的核心区。从地理维度看,黄河在中国南北方的大河和大江中 居于“中部”。从文化维度看,由旧石器时代的河北泥河湾、陕西蓝田、山西芮城等地古人类 及秦岭地区、河南许昌与郑州等地现代人遗存,到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遗址、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等等,主要的中华史前文化分布在黄河流域中游。从历史维度看,文献记载的五帝活动区域主要在黄河中游。考古学与遗传学证实蒙古人是鲜卑人的后代。匈奴、鲜卑人也认为黄帝是他们的祖先。黄河因为黄帝成为中国独特的母亲河,黄河又使黄帝成为中国的人文始祖。

 

  黄河孕育了五千年未中断的中华文明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商朝武丁统治时期重视农业,形成“修政行德,天下咸驩,殷道复兴”的武丁盛世景观。32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殷墟甲骨文刻辞“王大令众人曰协田”,正是反映了早期王权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武丁时期有了民心的基础和国力的保证,便开始实践强国的梦想,对一直以来威胁商朝安全的周边国家进行讨伐,最终取得胜利,扩大了中原王朝的疆域和向四方的影响力。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