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来源:http://www.dangjian.com/shouye/dangjianwenhua/wenhuadaguan/202203/t20220316_6316603.shtml | 作者:博雅特产 | 发布时间: 2022-04-07 | 795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们有深厚的农耕文明上产生的优秀文化。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 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安阳等古都。黄河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经历了多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黄河流域沉淀了《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产生了儒、释、道、墨、法、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大家。在绘画、雕塑、篆刻、书法等艺术门类中出现了《熹平石经》《祭侄文》《女史箴图》《步辇图》《清明上河图》等传世名作和麦积山、敦煌、云冈、龙门石窟等艺术宝库,涌现出阎立本、皇甫轸、吴道子、颜真卿等丹青大师。在科学技术方面,黄河流域产生了最早的天文历法家和数学。《考工记》《禹贡》《水经注》《齐民要术》《梦溪笔谈》等反映了我国工、农及地理学等方面的技术成就。应该说,黄河流域深厚的农耕文明为儒释道学说发展融合,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源流。

  历史表明,中华文明不但没有中断,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一个重 要原因是,中华民族高度重视历史著作的撰写与史学的经世致用功能,形成了世界上绝无仅 有的“文化长城”。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杨共乐认为,两河流域与古 埃及人居民发明了文字,积累了丰富的文献,编撰了法典,但就是没有产生史学。在古代, 只有古希腊和中国创造了与历史有密切关系的史学。但古希腊的史学主要涉及其当代战争史,没有产生数代史家连续依时叙事的作品。而在古代中国,史学乃国之要事。从《竹书纪年》《史记》到《资治通鉴》,贾谊、司马迁、班固、司马光等一大批历史学家的文化担当,汇集了黄河文史之大成,集中展现中华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连续不断的史学巨著既是中华文明灿烂成就的体现,更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输送了无穷的食粮。

 

  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和谐大家庭

  距今5000多年前仰韶文化时期的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体现了一种凝聚和内向式的聚落格局。中国这种“聚焦文化”不同于源自古希腊的西方“散焦文化”,因为有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同心圆式的原始和谐家园便勾勒出中华大地上追求一统的文化传统。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示的距今5000多年前仰韶文化时期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模型)

  黄河流域还有很多类似的大型大家庭聚落遗址。如仰韶文化晚期,河南中西部伊洛郑州地区是秦王寨类型,山西南部汾水流域是西王村类型,陕西关中渭河流域是史家类型,内蒙古南部河套地区是海生不浪类型,陕西西部和甘肃东部的泾水流域是南佐类型,甘肃东部渭河上游是大地湾类型。其中,甘肃秦安大地湾是一个扇形山坡上的大型聚落遗址,从山下到山顶有一条中轴线,将遗址划分为对称的两片。中心是处在中轴线底端的901号大房子。中轴线的两边则有数百座中小型房屋,俨然是一座都城的雏形。这种格局开启了中国宫殿建筑中心对称的先河。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