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山西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2021—2035年)
来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 | 作者: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 | 发布时间: 2021-12-29 | 465 次浏览 | 分享到: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把握正确方向。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深入挖掘阐释黄河流域非遗蕴含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表达权利,推动黄河流域非遗融入生产生活,让人民群众参与保护传承,共享保护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依法保护。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执法监督检查,深入开展普法教育,营造良好保护传承弘扬环境。

——坚持系统性保护。统筹协调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与转型发展、城乡建设、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的关系,主动融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整体谋划保护传承弘扬各项政策措施,推动山西非遗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坚持守正创新。尊重黄河流域非遗基本文化内涵,传承三晋文化基因,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价值,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功能定位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承载区。依托山西丰厚的黄河流域非遗资源,摸清家底,分类施策,梳理出具有代表性的黄河流域非遗文化标识,培育具有山西特色的黄河流域非遗传承弘扬载体,融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建设,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黄河流域非遗品牌,成为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承载区。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的创新示范区。发挥文化赋能作用,推动黄河流域非遗与旅游、乡村振兴、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度融合,全力打造黄河流域非遗融合发展的创新示范区。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山西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体系初步建立。黄河流域非遗资源得到较完整发掘整理、归档和系统合理化保存。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记录工作积极开展,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稳步推进,一批黄河流域非遗重点工程、重要项目逐步推进,一批有影响力的黄河流域非遗品牌初步形成,山西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工作走在黄河流域各省(区)的前列。

到2035年,具有山西特色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体系更加成熟、完善,代表性项目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传承活力明显增强,文化生态保护进入良性循环,山西黄河流域非遗品牌享誉中外,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山西黄河流域非遗成为中国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典范。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