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文化的创造精神
来源:文旅中国 | 作者:周庆富 | 发布时间: 2021-10-29 | 235 次浏览 | 分享到:



10月21日上午,正在东营考察的习近平,考察了位于这里的黄河三角洲农高区。重点了解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利用和现代农业发展。种子和耕地问题,是总书记长期关注的重点。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种子是关键。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1961年,勘探人员在山东广饶境内的东营村,打下第8口深度基准井,胜利油田博物馆的文献上记载着8井出油瞬间的情形:3月5日,当(32120钻井队)钻至1194米中途起钻时,发现卡在牙轮钻头上的一颗油砂,有指头肚一般大小,太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光辉。大家如获至宝,怎么也看不够,装进小瓶子,系上红绸子,着重地写上:‘华北油区第一块油砂’几字,发加急电报向上级报喜……



60年来,胜利油田人始终在为祖国采石油、献石油,但采油方式却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胜利油田被誉为“石油地质大观园”,地质构造极为复杂,断层密布,落差悬殊,像“一个盘子摔在地上、摔得粉碎、又被踢了一脚”。从注水把油“挤”出来、用化学剂把油“洗”出来,再到用二氧化碳把油“驱”出来,胜利油田的采油变迁史,就是一部创新发展史。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