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YOUR ARRIVAL!
宗璞在《黄河魂》这样描述黄河:“来到壶口,我一下子惊呆了。壶口瀑布那惊天动地的镑蹲气势,仿佛把我给呑没了。放眼北望,只见铺天盖地滚滚而来的,分明是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鱗巨龙。它们翻滚着,缠绕着,拥挤着,厮咬着,昂首甩尾,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
1926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代田野考古学家,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李济先生踏入山西省夏县西阴村遗址,主持了一次具有开拓意义的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一个半割的,丝似的半个茧壳。这颗丝质茧壳长约1.36厘米,茧幅约1.04厘米,被锐利的刀刃割掉了一半,已部分腐蚀,但仍有光泽,而且茧壳的切割面极为平直。有关这半个蚕茧的报道很快飞过千山万水,远涉重洋,传到了世界各地。据考证,此茧属距今5500~6000年的仰韶文化。
关于桑蚕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有一天,嫘祖在一株桑树下搭灶烧水。她边向灶下添火,一边观望着桑树上白色的蚕虫在吐丝作茧,越看越出神。忽然,一阵大风吹过,一只蚕茧掉进了烧沸的水锅里。嫘祖赶紧用一根树枝去打捞蚕茧,谁知没有捞起蚕茧,却捞起了一根洁白透明的长丝线,而且越拉越长。嫘祖又用一根短树枝将丝线绕起来,绕成一团。嫘祖望着这一团洁白的丝线,忽然产生了用这种丝线纺织的念头。她动手一试,果然织成了块白白的丝绸。后来,嫘祖被后世祀为先蚕神,历朝历代都有王后嫔妃祭祀先蚕神的仪式。
2020年5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在“河洛古国”发现了国宝级的文物——中国最早的骨质蚕雕艺术品。这件艺术品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用野猪獠牙雕刻而成,是一条正在吐丝的家蚕形象。它的做工十分精致,腹足、胸足、头部组合明晰,和现代的家蚕极为相似,同时背部凸起,头昂尾翘,与蚕吐丝或即将吐丝时的造型高度契合。它与青台遗址等周边同时期遗址出土的迄今最早丝绸实物一起,实证了5300年前后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们已经养蚕缫丝。这一发现为中华文明农桑并重这一重要特征找到了最早的源头。
2021年4月13日,双槐树遗址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1年10月18日,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1921年10月27日至12月1日,时任中国政府矿政顾问、农商部地质调查所研究人员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与年轻的中国地质学家袁复礼等一起,在中国中央政府、河南省政府及渑池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进行了科学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以磨制石器与彩陶为特征的史前文化,并将之命名为“仰韶文化”。
·合作电话:15809657998 (刘兴国)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文昌镇蔡桥新村26号楼12号营业房
·版权所有:宁夏凡客杰瑞影视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宁夏凡客杰瑞影视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范围
·企业、事业单位微电影、宣传片、专题片;
·影视广告、抖音短视频拍摄制作;
·大型活动现场直播服务;
·动画动漫制作;
·影视策划服务;
·大型活动策划执行;
·各大媒体平台广告投放服务;
(网易、新浪、腾讯等);
·会议会展跟拍记录服务;
·广告、宣传册设计、制作、印刷服务。
黄河文化数字平台
宁夏凡客杰瑞影视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