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黄河文化的创造精神
来源:文旅中国 | 作者:周庆富 | 发布时间: 2021-10-29 | 241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4年11月11日,河图洛书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899年,一片甲骨惊天下,沉睡千年的甲骨文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作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汉字也为推动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贡献,2006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最近几十年来,我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且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汉字从黄帝时期的仓颉历经虞夏、殷商而写到了今天,这是世界上其他民族、国家不可比拟的,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出自于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



殷墟



河南濮阳市南乐县仓颉陵。南乐县地处黄河故道,仓颉陵所在的村落名为“史官村”,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这里是仓颉的故乡。村里人都认为自己是仓颉的后人。仓颉庙内现存两通旧碑,其中一通刻有宋朝名相寇准祭拜仓颉庙时拟写的楹联“盘古斯文地,开天圣人家”。另一通为元代残碑,碑文称“仓颉生于斯葬于斯,乃邑人之光也”。



仓颉造字,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仓颉造字的地方叫“凤凰衔书台”。出自《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明一统志·人物上古》亦记载:“仓颉,南乐吴村人,生而齐圣,有四目,观鸟迹虫文始制文字以代结绳之政,乃轩辕黄帝之史官也”。



传说仓颉“双瞳四目”,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即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有一年,仓颉到南方巡狩,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上野兽的脚印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某种东西呢?仓颉以“羊马蹄印”为源灵感,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凑成几段,拿给人看,经他解说,倒也看得明白。仓颉把这种符号叫做"字"。



仓颉造字只是传说,比如鲁迅就认为“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了,史官一采集,就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鲁迅·门外文谈》。也就是说,汉字不可能是仓颉一个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许许多多的像仓颉这样的人慢慢丰富起来的,仓颉只不过在这些人当中比较重要、起的作用比较大而已。汉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走进了由文字记载的时代,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件大事,对后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二十八个兽蹄鸟迹石崖临摹拓片已成为稀世珍品,“仓颉造字传说”和“谷雨公祭仓颉典礼”已列入非遗名录,这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