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YOUR ARRIVAL!
1959年至1960年,李建荣参加花园口枢纽工程截流,期间支援山东位山截流。
在位山截流现场,年近八旬、黄河上堵口首屈一指的老河工薛九龄将进占秘诀传给李建荣:“占子不到家,坯坯下揪头。占子到了家,坯坯下束腰。占子爬,揪头拿。”
1964年1月,李建荣被选为先进工作者,参加了黄河第三届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
1971年,武陟驾部拟建控导工程,李建荣受邀参加前期调研。讨论水中做坝方案时,大家都认为柳石搂厢或老秸料埽进占的传统做法用料太多、投资太大,应研究出一种新方法。当时,李建荣提出在大河挂柳(树头)、先落淤出滩后做坝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1973年工程开始修建时人们采纳了该方案,共修坝14道、垛6个、护岸2段,节约了大量资金。
1975年3月至1977年5月,李建荣在黄河规划组工作,提出“一河两坝、束水攻沙”的河道治理设想。
1981年,沁河杨庄改道工程施工正酣,可新左堤东关险工的数道坝位迟迟无法确定,指挥长李献堂委派专人将李建荣请到现场,在他的指导下,坝位很快得以确定,至今作用良好。
1983年,武陟北围堤出现新中国成立后最大的险情。为扭转前期“背杆撵船”的被动抢护局面,离休在家的李建荣被请到现场。经仔细查看,他提出“修建挑水坝逼溜外移”“就地捆扎大懒枕(以逸待劳)”两个方案。第二方案被采纳,变被动为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抢护过程中,在水深溜急、坍塌严重的情况下,人们将柳石搂厢方案改为“风搅雪”,取得了明显成效。“风搅雪”的威力再次显现。
李建荣的抢险原则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机动灵活、速战速决。其技术特点是:大险、恶险用滚厢(“风搅雪”),中小险情不重样。在漫长的治黄生涯中,他是唯一从未出现过“漂柳跑埽”现象的工程队长。黄委原副主任庄景林、黄河工会原主席岳崇诚等曾给予他“技艺高超、战功赫赫”的高度评价。
李建荣面对险情时,抢险方法变化多,很多人将他创造的柳石混厢、柳石混砸误认为是“风搅雪”,原因是下料方式相同(都是柳石混合齐下),但桩、绳使用方式是不同的,以至于许多资料至今混为一谈。
与“格子底”较量
1965年,李建荣担任新乡修防处集中抢险队队长。一日,他奉命带队到封丘常堤参加抢险。一到现场,他便向常堤村书记王大山(民工负责人)询问当地打井情况,从王大山口中得知当地的土层是层淤层沙,即黄河上常说的格子底。
格子底:即河底为一层黏土一层沙土相间隔的特殊地质结构,是抢险做埽时最忌讳的河底,极易发生猛墩猛蛰险情,而何时墩蛰又极难预料。其突发性给人们所留的反应时间极短,对埽体和人员生命有极大的威胁。老河工有“蛰沙土、滑淤土、猛墩猛蛰是格子土”的说法。
·合作电话:15809657998 (刘兴国)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文昌镇蔡桥新村26号楼12号营业房
·版权所有:宁夏凡客杰瑞影视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宁夏凡客杰瑞影视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范围
·企业、事业单位微电影、宣传片、专题片;
·影视广告、抖音短视频拍摄制作;
·大型活动现场直播服务;
·动画动漫制作;
·影视策划服务;
·大型活动策划执行;
·各大媒体平台广告投放服务;
(网易、新浪、腾讯等);
·会议会展跟拍记录服务;
·广告、宣传册设计、制作、印刷服务。
黄河文化数字平台
宁夏凡客杰瑞影视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