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NEWS CENTER
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神圣崇拜:黄河流域的民间信仰
来源:黄河报 | 作者:牛建强 郭朝洋 | 发布时间: 2025-02-06 | 801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民众的精神生活中,不管是自然崇拜,还是人神崇拜,都具有趋吉避害的诉求,是植根于生产、生活中的最基本信仰,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表达。

三、龙神信仰

龙神是水神系的神灵,河湖江海皆有主管一方的龙神,专门掌管风雨。龙在中国的很多古代典籍中都有记载,如《管子·水地篇》中有“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的记载。有史以来,黄河福泽与灾难相伴,常发生水灾和旱灾,所以龙神信仰普遍发展起来。

黄河流域的民间龙神信仰,主要体现在两大重大活动之中。一个是“二月二龙抬头”的祭祀。流传的神话故事:唐代武则天当政时期,因为得罪了玉皇大帝而被罚三年干旱无雨。司管天河的龙王心中不忍,就在农历二月二这天偷偷给人间降了雨,因而受到责罚。所以,以后每年这天,人们用炒熟的玉米花、豆子贡献龙王,表达对其救命之恩的感戴。这便是“二月二祭龙王”的来历。北方广泛流传的谚语“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即表示祭祀龙王可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另一个是天旱时祈请龙王降雨的活动。如在陕北米脂县有这样的传说:某年大旱,各个村子去请龙王,没有响应的征兆,直到六月底仍滴雨未落,于是各村百姓尽将龙王抬到县城十字路口,不一会儿就下起大雨来,四乡欢喜。此后,就留下农历六月二十八在县十字路口祭祀龙王的活动,称之为 “五龙聚会”。黄河中下游地区还有一种特殊的祈雨方法,叫“曝龙王”。在天旱无雨时将龙王从庙里抬到院里曝晒。山西阳城县的习俗稍有不同,开始时请白龙王,不应验就请红龙王,仍不灵验,就抬到院子里曝晒。若上述办法仍旧不行,就请别的神灵来代替龙神祈雨。

龙神信仰发展至今,从青海到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几乎所有的庙宇府邸,都可见到石木雕刻的龙,琉璃烧制的龙,无不反映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幸福的良好愿望。

四、巫术、禁忌

巫术活动在民间信仰中占据重要位置。它以人为的虚构力量,实现某种现实愿望,使之服从于人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1.巫术

巫术产生于氏族社会,在黄河流域的发展历史久远,早在殷商时期就已在民间兴起,人们问卜占卦,接神通灵。现在虽然见不到原始的、典型的巫术了,但是具有鲜明巫术色彩的事项还是很常见的。

念咒也称“诅咒”,是巫术作法常见的方式之一,是转达神明意见的神秘语言。《中国地方志民俗汇编》》中记录了华北、西北常见的化解婴儿夜间啼哭的咒语为““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行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解梦咒语是“夜梦不详,贴在西墙。太阳一照,化为吉祥”。

常见问题解答:
  • 暂无相关记录!